快訊/1歲童染腸病毒發病6天亡 時隔10年再現克沙奇B5奪命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國內再爆腸病毒死亡!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佈1名1歲多男童,感染腸病毒併發急性腦炎,發病6天就過世,感染病毒型別爲克沙奇B5。今年短短三個月已經三起腸病毒死亡,這次也是時隔10年再次有感染克沙奇B5型奪命。
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佈國內今(2025)年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爲南部1歲多男童, 3月上旬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2天后開始有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至急診就醫診斷爲急性腦炎,收住兒科加護病房治療,後續因腦炎病況快速變化,於發病第6天不幸死亡;經檢驗審查確定爲今年首例克沙奇病毒B5感染併發重症。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整體腸病毒疫情處低點,其中0-2歲嬰幼兒腸病毒就診人次亦處低點未上升,惟今年2月至3月持續有嬰幼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已累計4例,爲五年同期新高,須嚴密監測疫情變化並提高警覺。另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爲多,其次爲伊科病毒11型及克沙奇A6型,與其他多型別腸病毒。
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爲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重症病例數高於2021年至2024年同期(介於0-2例);2021年至2024年累計重症病例分別爲0、3、11、12例,其中個案感染年齡未滿1歲幼童分別爲0、1、4、8例,籲請民衆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指出,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尤以家庭、人與人互動頻繁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感染腸病毒幼童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防範交叉感染。清明假期將至,民衆出遊交流機會增加,容易造成疾病傳播,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特別留意幼兒健康情形及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教託環境通風及定時清潔消毒,並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託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與人互動頻繁的場所、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溼、搓、衝、捧、擦」5步驟以肥皂正確勤洗手,落實生病應在家休息,以確保自身、同學及周遭親友的健康。
疾管署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爲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羣,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痹、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