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軍人搭機自動升等商務艙 何不先從高鐵做起?

高鐵。(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1日在「團結十講」第四講開出「軍人搭機自動升等商務艙」的支票,讓國內航空業一片炸鍋,除了最根本的成本考量,航空公司還需面對高貢獻度的卡客,與自家員工的反彈聲浪,倘若如此,在軍人出國長年受限情況下,爲何不從相對單純的高鐵或臺鐵開始做起,更不失爲高鐵新任董事長史哲上任後的首件「功德」。

賴清德總統近來一系列政策,頗有籠絡國軍,並與在野分庭抗禮的味道,繼7月起國籍航空航班提供軍人優先登機,近日在「團結國家十講」時,又開出登機後商務艙如果有空位,應提供自動升等的服務。

相較於上回優先登機,各家航空公司照辦,這回顯然難度大增,更是一片炸鍋,除國際線商務艙是各航空公司的金雞母,現在都還嫌賣不夠,真的有空位,恐得優先提供給高卡客戶及自家員工。提供給軍人免費升等不是不行,但哪種票種升等?什麼官階可以升?公務還是私人旅遊可以升?恐都得先講清楚。

對於國軍保家衛國,提供相對應的尊重跟優惠,航空公司不是不願意,但這絕對不能當作「做功德」,更不能是「慷他人之慨」的強迫埋單。也許政府會說,國軍每年出國的次數不多,偶一爲之的升艙優惠應該還好,但就算一次,以短程線商務艙票價至少是經濟艙2~3倍,長程線更是動輒超過10萬元,絕對不是還好。

賴總統可能把「升等商務艙」這件事想得很簡單,但其實航空票價與艙等的複雜程度,並非外界能簡單理解,最簡單的例子,平平都是經濟艙,就坐在你我旁邊,但經濟艙按照子艙等就有8~10個票種,高艙還是低艙等升?是升豪華經濟艙還是直升最高等級的商務艙,這都涉及嚴格的成本控管,不可能概括承受。

反過來說,與其去畫一個大餅,多數國軍可能用不到,到最後草草了之,損及總統威信,倒不如給些實用的。像是我們在搭高鐵、臺鐵時,都會看到身穿軍服的國軍官兵,對國軍官兵來說,南來北往可能比搭飛機頻繁,如果能先從高鐵或臺鐵「試辦」自動升等,反而對國軍官兵的幫助更爲直接,推行這項政策的難度也比較低。

更何況,交通部甫指派前文化部長史哲擔任高鐵董事長,雖然外界對史哲缺乏交通專業有些微詞,但對其行銷長才確實給予高度肯定,如何讓國軍官兵搭高鐵時,也能感受到如同搭機時「升等商務艙」的尊榮,相信史哲董事長一定能做到。

倘若高鐵試辦成功,就有機會推向臺鐵,又倘若高鐵、臺鐵都成功,也才能讓航空業有所依循,知道該如何「善待」國軍官兵,讓政策走向圓滿。但反過來說,倘若連艙等較單純的高鐵都束手無策,就要航空公司埋單,就真的是強人所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