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從賣掉到買回投信 玉山金17年後爲何「想通」了?

玉山金控。(資料照)

在永豐金股東會通過合併京城銀後,玉山金18日也把保德信投信娶回家。其實玉山金過去有過玉山投信,但因資產及獲利僅佔金控比率1%,因此在2008年以5.23億元賣給施羅德投信,17年後決定把賣掉的投信再買回來,反映出光靠單一引擎已經不足,在併購保險公司難度太大情況下,先補足「證券引擎」成爲當務之急。

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日前法說會上直言,臺灣進入「金控2.0」時代,未來勢必加速整並,纔能有效提高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沒想到時間不到1個月就傳喜訊,這回是在多龍搶珠的情況下,甚至是擊敗被點名的中信金,顯示已有勢在必得的決心。

回顧玉山金併購歷程,過往大多集中在銀行領域,這與玉山金成立之初,基本上就是以玉山銀行爲「唯一引擎」有關。在獨尊銀行業務的策略下,玉山銀2008年決定把銀行作爲全開放通路,也就是「各家投信的錢都要賺」,況且玉山投信規模太小,別說要幫玉山銀加分,某種程度角色還很尷尬,最後乾脆放手賣掉玉山投信。

獨尊銀行的策略,雖說壯大了玉山銀行,但也讓玉山金的「非銀策略」走得緩慢,相較於其他金控買保險、買銀行、買投信、買證券,不斷建構第二或第三引擎,玉山金雖知光靠一顆銀行引擎早已不夠,但也侷限其併購力道,在買保險很難不傷筋骨考量下,先補足以證券輻射的證券生態圈,成爲最簡單的捷徑,當然就更有出手壓力。

對玉山金來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既然當初沒有把投信公司留住,能做的就是趕快追回來,在市場上「能賣」的投信已經不多的情況下,玉山金也很清楚,「求有」比在現階段比什麼都更重要,當然能「求好」就更好,買下保德信自是一舉兩得。

在玉山金加入併購戰,也成功抱回保德信後,代表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所言「未來勢必加速整並」已是現在進行式。可以預見的將來,各金控公司若沒動作,就可能在殘酷的金控競爭中被邊緣化,玉山金此次出手,更意在刷足併購方的滿滿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