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筆記!Google曝年度常見5大詐騙新招 這些時間點「最容易被騙」

Google臺灣官方部落格也針對近期詐騙手法做了整理,歸類出常見5種詐騙手法,呼籲民衆小心。(示意圖/ingimage)

網路詐騙越見猖獗,尤其是在重大事件、節慶和購物季期間容易發生。而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從假冒名人代言、AI深僞技術到假購物網站,讓人防不勝防。Google臺灣官方部落格也針對近期詐騙手法做了整理,歸類出常見5種詐騙手法,呼籲民衆小心。

時逢每年二月第二週星期二的「網路安全日」,Google臺灣官方部落格分享了近期的網路詐騙趨勢以及自保方式。近期常見的5種詐騙手法,分別爲重大事件淪爲詐騙人士目標、AI換臉名人騙投資、假旅遊網購優惠、遠端操控詐騙、求職詐騙。

Google臺灣官方部落格也針對近期詐騙手法做了整理,歸類出常見5種詐騙手法,呼籲民衆小心。(照片翻攝自Google臺灣官方部落格)

1.重大事件淪爲詐騙人士目標

詐騙人士最愛搭熱門事件的便車,他們會迅速利用最新消息,讓假票、假慈善捐款等詐騙內容看起來超真實,而且從演唱會、體育賽事到天災人禍,什麼都能騙。大家在這類事件發生時,常常會被催促趕快行動,這正好中了詐騙人士的圈套。農曆新年、各大購物節都是詐騙人士最愛出沒的時候;他們會利用送禮習慣,還有大家在節慶時瘋網購的心理來行騙。

2.AI換臉名人騙投資

詐騙人士會用AI製造名人代言的假影片和假照片,也就是所謂的「深僞」影像,再搭配造假新聞和社羣貼文,鼓吹大家投資,通常是加密貨幣或交易平臺。名人背書、看似專業的內容,加上高報酬的誘惑,讓人很難不上當。

3.假旅遊、假網購優惠

詐騙人士會做假的購物、旅遊、零售網站,用超低價來騙大家刷卡購買,且網頁、客服內容如假包換,讓人難以分辨。詐騙集團還會用「限時搶購」之類的招數,催受害者趕快下單。受害者通常是錢付了卻什麼都沒收到,不然就是買到假貨,更慘的還會被盜刷信用卡、個資外泄。詐騙人士也會竄改商家資訊,用假電話號碼來冒充店家。臺灣的詐騙活動在雙11、資訊月這類大型購物活動時最猖獗。

4.遠端操控詐騙

詐騙人士會假裝是公司、銀行、政府機關的技術支援人員,跟你說你的裝置、帳戶或安全有問題,讓你很緊張。他們會用一些技術術語,還有假的支援頁面來唬你;更厲害的還會用來電顯示詐騙,還有照着劇本演戲。他們會針對不同的人用不同手法,對長輩會冒充他們熟悉的科技公司,對年輕人則是裝成遊戲平臺。他們的目的是騙你安裝遠端存取的軟體,好控制你的裝置,偷你的個資、銀行帳號,甚至盜刷你的錢。

5.求職詐騙

求職詐騙人士會用高薪、遠端工作、海外機會來騙求職者,他們會在合法的求職網站和社羣媒體上發佈假工作,會用看起來很專業的視訊面試、設計完整的入職流程來裝樣子,還會假裝是加密貨幣交易、數位行銷之類的國際公司,假合約和假資料也會讓你覺得好像是真的。除了騙取費用或個資,他們還會叫你參與洗錢或其他非法活動,你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處理金融交易或加密貨幣轉帳,最後因爲參與犯罪集團而惹上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