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搶才 產險業各出奇招
徵才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產險業提供福利制度
少子化加上人才搶奪熱戰雙重壓力,產險業者雖難與金控、銀行體系比拚薪資水準,但靠着有溫度的福利制度與職場文化,打造「非薪資型」誘因,吸引並留住關鍵人才。
產險業者指出,相較壽險業長約保費收入或銀行的手續費與利差收入,產險經營本質是「穩定小利」,人事支出向來謹慎。不過面對數位轉型、AI導入與監理強化,爲吸引科技與跨領域專才,多數公司已導入更彈性且制度化的福利機制。
目前包含旺旺友聯、華南產險、明臺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泰安產、第一保、新光產等多家業者都提供生日假、生日禮金、健康檢查與員工旅遊補助,部分公司更擴大親職與身心照護福利。
以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爲例,不僅提供彈性工時制度、每月1日「Early Home」(提早一小時下班)、到職滿一年後還有2天幸福假,並鼓勵員工通過覈保與理賠專業證照,補助語言檢定費、建立職務輪調製度,推動多元學習與內部升遷透明化。
富邦產險提供每胎10萬元生育補助、10周有薪產假、8天產檢假與育兒津貼;南山產險生育津貼最高20萬元、12天起有薪病假與證照獎金;國泰產與華南產推動親職友善假別,提供照顧假、彈性上下班與子女教育補助,成爲中階員工留任動力。
明臺產險除法定假別外,每年另有3天「黃金假」、1天生日假與禮金,上班時間可自選8:00/8:30/9:00,研究所課程則依學校補助50~100%學費。泰安產險也補助語文學習、電動車購車、藝文活動、心理諮詢與證照考試,是福利項目最多元的公司之一。
還有多家業者如富邦產、國泰產、華南產、兆豐保、旺旺友聯產險均設有員工持股信託制度,其中旺旺友聯更首創「關懷假」,員工住院兩日以上,每年可享兩次、每次5天的全薪假,貼近實際照護需求。
儘管產險平均薪資略低於金控體系,但業者普遍認爲,對追求生活平衡與職涯發展的年輕族羣與中階專才而言,制度透明、文化友善、學習資源完善才是留才關鍵。產險業者說,銀行薪資雖大氣,但壓力也大;產險走的是穩中求進,靠制度與文化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