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販嬰受害兒凡妮莎 返臺尋母

當年凡妮莎還在襁褓中就被販嬰集團賣給澳洲一對夫婦。圖/凡妮莎提供

一九八○年五月,當時才約三個月大凡妮莎(Vanessa Miles)被褚麗卿販嬰集團賣給澳洲一對夫婦,在南澳洲的阿德萊德長大,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收養,如今成家後想返臺尋根,她渴望找到自己的生母、甚至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否還有其他兄弟姊妹。

凡妮莎從小時就知道是來自臺灣,二○一一年她第一次造訪臺灣,當時只想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那時的她還沒有做好尋親的心理準備,也擔心生母可能早已另有家庭,可能爲她帶來困擾。

但隨着年紀增長,加上結婚已十四年,隨着生命的變化,讓她進一步思考尋根之旅,她愈來愈想了解自己的血統,不只想對自己的出生國有更多瞭解,也愈來愈渴望認識生母,更曾想像可能還有生父和任何兄弟姊妹。

四十五年前被販嬰集團賣給澳洲夫婦的凡妮莎二度來臺,渴望找到生母。記者葉信菉/攝影

來到臺灣是想找出自己是誰,凡妮莎一直希望能理解親生母親爲何放棄自己、當年被收養的情況,也常常想知道生母是否會想起自己。「沒有什麼比能夠見到她、告訴她我愛她,並感謝她給我生命更讓我高興的事情了。」凡妮莎希望期盼「讓她最終認識我,而我也能認識她」。

凡妮莎當年被一對無法生育的澳洲夫婦收養,但她說,成長過程中,養父母無法認同她作爲他們的孩子,尤其是養母,因此很難和她建立情感聯繫。也因爲在一個無法真正瞭解自己的環境中成長,凡妮莎經常感到非常孤獨,總是感覺缺少了什麼,因此渴望與家人的聯繫。

凡妮莎當年是被曾轟動一時的褚麗卿販嬰集團案,賣給澳洲的一對夫婦,本報記者曾赴澳洲訪問多名透過褚麗卿集團收養臺灣孩子的家庭,其中,凡妮莎的養父大衛.邁爾斯透露,在澳洲聽朋友提及可找在臺灣的褚麗卿,很快就可收養到孩子,當年總共付了約三千五百美金(約臺幣十四萬)元,完成收養手續。

大衛也說,從收養凡妮莎的那一天開始,他就感覺到會有這麼一天,凡妮莎可能會有找尋生母的念頭,因此他把所有有關凡妮莎身分的文件,都保存得很完整。

凡妮莎此次來臺,除希望能找到親生母親和家人,也希望透過此行,能幫助一些人。因爲當初被販賣的嬰兒很多,現在願意站出來的母親愈多,找到匹配的機會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