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迪咖啡也開始賣平價套餐了

作者 | 鄭巧

編輯 | 王小娟

庫迪咖啡這個曾被其創始人陸正耀定義爲"瑞幸2.0"的品牌,繼9.9元價格戰後,再次以出人意料的跨界攪動市場。

近期,庫迪咖啡北京一門店悄悄上新了“熱食便當”和“早餐麪點”,其中包括13.9元獅子頭飯套餐、14.9元雞腿飯套餐等。套餐之外,庫迪還直接賣滷貨:把子肉、獅子頭、滷雞腿、滷雞蛋、滷豆腐。

不過華爾街見聞通過庫迪咖啡小程序進行搜索,發現提供“熱食便當”的北京佳境天城店門店點單頁面上,相關餐品均已搜索不到了。

庫迪咖啡客服也向華爾街見聞表示,盒飯套餐目前還在試驗階段,只有部分門店有,並未大面積鋪開,具體以小程序顯示爲主。至於下架原因,該客服表示,有說法是要升級改進,具體情況暫不清楚,後續是否上架要等通知。

庫迪此次推出的咖餐組合頗具戰術性,價格直逼便利店盒飯,性價比堪稱“碾壓”沙縣小吃。不過,要說庫迪希望通過賣滷肉來實現增長,還爲時尚早。目前來看,這最多隻是庫迪方面的一次小小試水。如果這一模式在北京佳境天城店的試點驗證成功,未來可能會在其他一二線城市的大型門店複製,並進一步拉動品牌的整體增長。

在茶飲賽道陷入同質化競爭之際,從“咖啡大戰”到“餐桌革命”,折射出新式茶飲品牌在存量市場中尋找增量的集體焦慮。

用高頻剛需的午餐場景填補咖啡消費低谷期,這種場景延伸並非孤例。瑞幸早在18年就推出輕食系列,將貝果、三明治與咖啡捆綁銷售;喜茶曾於22年試水小炒黃牛肉恰巴塔;霸王茶姬在4.0門店推出了烘焙系列產品;古茗在部分門店推出了穀物培根蛋貝果、豬肉脯鬆鬆吐司等產品;奈雪的茶在深圳前海印裡店推出了“奈雪的茶·green輕飲輕食”店型,並推出能量碗系列和輕飲系列。

這些嘗試表明新茶飲品牌正在探索通過增加輕食類目來滿足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需求,也進一步提升客單價。

但庫迪的激進策略仍顯特殊,不同於部門品牌的烘焙輕食或下午茶定位,其直接切入中式快餐紅海,與老鄉雞、大米先生等專業玩家短兵相接。這背後,是品牌對場景佔領的極致追求——當咖啡成爲引流品,真正利潤需要更剛需的餐飲場景支撐。

不過,盒飯業務只是庫迪突圍戰的一環。從其此前的戰略軌跡來看,庫迪清晰地遵循了“場景裂變”的邏輯。

此前庫迪曾在夜間試水精釀啤酒、在交通樞紐店引入自助咖啡機、開發了五常大米拿鐵,並與茅臺保健酒公司合作推出的白酒產品,同時佈局茶飲、冰淇淋等品類;去年10月,庫迪咖啡還推出了新的店中店模式,聯合美宜佳、華萊士和蘇寧易購等企業,在其門店中植入迷你庫迪門店。

這些探索取得分化結果:庫迪咖啡的“日咖夜酒”模式雖然在概念上具有吸引力,但在實際運營中,消費者對其夜間精釀啤酒的接受度並不高;白酒產品銷售情況並不理想,與瑞幸咖啡推出醬香拿鐵時的火爆場面不同,庫迪咖啡賣酒的宣傳和市場反響較爲平淡;而店中店模式並未持續很久。這種高試錯成本的創新,暴露出品牌在戰略聚焦與增長壓力間的矛盾。

不過在店中店、賣便當之後,庫迪咖啡又被曝出要做便利店賣啤酒、方便麪了。華爾街見聞了解到,在北京市中關村區域,一家庫迪咖啡新門店正在裝修,招牌醒目地寫着便利店的字樣。

縱觀行業,新茶飲跨界簡餐面臨深層結構性挑戰。一方面,消費者對品牌的品類認知形成了護城河,部分消費者認爲“咖啡店賣盒飯不夠專業”,這使得客羣匹配度存疑;另一方面,簡餐需要完全不同的供應鏈體系,如果品牌同時運營咖啡與簡餐,可能會面臨庫存週轉率下降和損耗率上升的問題。此外,過度擴展還可能弱化品牌的核心優勢。

在存量競爭時代,新茶飲的跨界不應止於流量變現,而需構建真正的場景生態。

庫迪的盒飯實驗,本質是消費品牌在流量紅利消退後的生存突圍。當價格戰觸及底線,場景革命或許能打開新的增長維度。但這場變革不再是對某個爆品的追逐,而是對“人貨場”關係的系統性重構。

正如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所言:“未來屬於那些能打破品類邊界,重新定義消費場景的整合者。”新茶飲的跨界長征,此刻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