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攜手IFA 迎戰國際反避稅浪潮

KPMG安侯建業與國際財政協會(IFA)中華民國總會日前共同舉辦「2025年IFA國際租稅研討會-迎戰全球稅務新秩序」,安侯建業稅務部副營運長丁傳倫(左起)、營運長陳彩凰、國際財政協會(IFA)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李慶華、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國際財政協會(IFA)中華民國總會秘書長鬍仕賢及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林倚聰合影。吳榮邦/攝影

KPMG安侯建業日前攜手國際財政協會(IFA)中華民國總會,共同舉辦「2025年IFA國際租稅研討會-迎戰全球稅務新秩序」。來自產官界的專家,聚焦OECD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GMT)如何影響跨國企業營運與投資規劃,並說明臺灣成立相關推動工作小組,採雙軌方式迎戰國際稅改;此外,美國對等關稅新政牽動供應鏈佈局與移轉訂價,建議企業在變動之中建立韌性,強化合規管理。

迎戰稅改變局

調整經營策略

財政部政務次長、IFA中華民國總會理事長李慶華致詞表示,OECD雙支柱上路後,已有逾50國開始採行全球最低稅負制,這已然是反避稅趨勢的重要一環,跨國企業勢必將面臨挑戰,同時美國政府對等關稅新政,也將對企業供應鏈和未來投資計劃帶來衝擊,調整經營策略、投資結構,以及移轉訂價課題,成爲重中之重。

李慶華指出,臺灣爲出口導向經濟體,稅制與貿易秩序的變動都將影響企業競爭力,財政部賦稅署正在持續評估臺灣未來採行GMT可行性,因應國際稅改浪潮。

李慶華也提到,臺灣稅務機關已逐步導入人工智慧(AI)等新興數位工具,進行智慧選案與風險分析,提升稅務治理效能,企業應加強合規管理,因應日益精準的查覈機制。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指出,國際租稅領域的議題年年推陳出新,從GMT、關稅,再到相關稅務AI科技,局勢始終在變動,因此政府、企業經營者與專業經理人、顧問,都須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協作應對,提升韌性,迎戰變局。

雙軌因應GMT

避插旗低稅區

財政部賦稅署署長宋秀玲說明,近年國際間掀起的反避稅浪潮,源於跨國企業利用各國稅制差異、資訊封閉與過度的租稅優惠,獲取避稅空間,致使集團母國、地主國與市場國稅收受損。BEPS 1.0雖已就移轉訂價與受控外國企業(CFC)等提出行動方案,但在經濟數位化下,商業交易模式發生天翻地覆的鉅變,需以BEPS 2.0重建秩序。

她指出,BEPS 2.0雙支柱中,支柱二GMT推動較快,包含3項核心機制,即所得涵蓋原則(IIR)、徵稅不足之支出原則(UTPR)、合格當地補充稅制(QDMTT),GMT將確保規模達一定程度之大型跨國企業集團,有效稅率(ETR)至少需達15%,未實施GMT者,恐將面臨課稅權旁落他國的風險。

談及各國現況,宋秀玲表示,歐盟進度整體領先,亞洲如日本、南韓、越南,以及新加坡、泰國、香港等,亦已陸續啓動GMT新制,目前看來,不少國家是同時採IIR、UTPR與QDMTT,力求「滴水不漏」。至於美國動向也相當關鍵,美方已與G7達成共識,美國實施之相關稅制將與GMT並行,但落實細節可能仍存分歧,後續發展值得觀察。

宋秀玲強調,臺灣是國際社會的一份子,亦積極迴應全球反避稅共識,政府並採雙軌因應,其一,提出修正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AMT)徵收率之修正草案,將符合GMT門檻的跨國企業集團在臺成員,適用的AMT徵收率調高至15%,行政院正在進行覈定行政程序中;其二,持續評估完整導入GMT的時程與範疇,並透過租稅協定的相互協議程序(MAP),尋求降低重複課稅的風險。

面對國際租稅的新遊戲規則,宋秀玲建議企業應重新審視投資架構,善用臺灣的租稅協定網絡,除非有正當商業理由,最好避免插旗於ETR低於15%的租稅管轄區,優先考量佈局已實施GMT的國家,在新秩序下穩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