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孔洞比病毒大」沒用?醫揭真正功能:關鍵時可救命

疫情後許多人仍有戴口罩的習慣。(資料照)

新冠疫情再起,疾管署上週統計,新冠門急診單週達9978人,連5週上升,臺大醫院前兒科醫師蒼藍鴿表示,不要再說「口罩孔洞比病毒大」所以戴了沒用,指口罩真正功能是攔截含大量病毒的飛沫,關鍵時刻可以救命。

有些人爲防止感染新冠、感冒而戴口罩,但也有些人覺得戴了沒用。蒼藍鴿近日在臉書、YouTube頻道上發文,直呼別再說「口罩孔洞比病毒大所以沒用了」,雖然病毒很小,但它們幾乎都是附着在飛沫中傳播,口罩的功能就是攔截飛沫,因爲不管是人打噴嚏、講話還是咳嗽,都會產生大量含病毒的飛沫。

蒼藍鴿解釋,大家戴的口罩並非「病毒濾網」,而是「飛沫防線」,這條防線雖不完美,但關鍵時刻真的能救命,別再拿錯誤的類比來唱衰口罩。

貼文PO出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戴口罩防禦就是0%,戴了就算只有50%還是大幅降低感染機率」、「防禦力+1也是防禦力」、「說口罩沒用的就是自己不想戴,但又想周邊的人都陪他不要戴纔會這樣說吧」、「不想戴可以不要戴,但不要用『錯誤』資訊叫人不要戴,或笑人戴了沒用」;還有人表示「最近幾年已經習慣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還是有保護力」、「我以爲口罩擋飛沫傳播已經是常識了?不然大家通通別呼吸,真的好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