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不是吳!內行人曝「夨」讀音 一票人傻眼

網友外出吃飯候位時,稱姓氏爲「口天吳」被店員糾正,引起討論。(圖/翻攝自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爲了讓其他人更直觀的瞭解自己的名字,不少人都會將字拆解說明,如「弓長張」、「草頭黃」等,但近日高雄一名網友到餐廳候位時,告知店員他姓「口天吳」,店員竟當場糾正、上課,稱吳並非由口與天組成,還反問「你應該不是大陸人吧」,讓該名網友超傻眼,將事情經過PO到網路上後吸引超過150萬人點閱。

高雄一名網友近日在Threads表示,全家一起去新崛江一間人很多的火鍋店用餐,排隊候位時他告知店員他姓「口天吳」,沒想到店員竟當場愣住,質疑「你確定吳可以用口跟天組合嗎」,還在便條紙寫下口、天兩個字,反問「吳下面怎麼會是天呢,你應該不是大陸人吧」,讓原PO超傻眼,當下選擇離開不吃了。

原PO指出,雖然吳確實並非由口、天組成,但大家都這樣講,不解只是去吃飯而已,爲何還要上國文課,且後面也有其他客人要候位,與其浪費時間扯這些有的沒的,不如趕快進行登記,「說了二十年的『口天吳』第一次遇到這種」、「想了一下他爲什麼會說我是不是大陸人,原來『吳』的簡體字就是口天『吳』」。

文章曝光後吸引超過150萬人點閱、近3000人留言,有內行人解釋「其實真的要說是口夨(ㄗㄜˋ)吳,但這就是約定成俗的東西,像楊其實也不是木易」,讓其他人驚呼「怎麼會有這種字,笑死」、「好酷欸,今天學到一個新字」、「說真的,我不信講口ㄗㄜˋ吳有人聽得懂」、「那個店員這麼愛教學,他知道的話就會講了吧,可見他也不知道可以怎麼拼出吳」。

也有人說「這不就是從以前用到現在的說法嗎?怎麼會扯什麼大陸人,太沒常識了吧」、「木易楊、草頭黃,其實都不是完全準確,但這只是方便理解的說法而已」、「雙口呂,有一撇直接被省略」、「這就只是避免同音字或是發音太近聽錯而已,糾結完全正確要幹嘛」、「『吳』其實是『吳』的異體字,原本就有,不是簡體字創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