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杯”聲樂展演打分標準遭質疑

近日,帶學生參賽的瀋陽音樂學院聲歌系教師祁偉耿在第十一屆“孔雀杯”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展演活動現場,公開質疑評委“打分不公”的視頻引發關注,隨後網上出現了一些針對“孔雀杯”的質疑聲。

7月29日,有評委向南都N視頻記者介紹,這場賽事設有迴避政策,雖然評委可能因偏好不同給出不一樣的評分,但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同學校和輔導過的都要屏蔽掉。

活動主辦單位之一的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律師正在走司法程序”。

“你們是以什麼標準給分?”

今年的“孔雀杯”由中國聲樂家協會、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孔雀杯組委會主辦,活動於7月16日至7月23日在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舉行。

“你們是以什麼標準給分?”日前,在第十一屆“孔雀杯”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展演活動現場,瀋陽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師祁偉耿向評委提出質疑,相關視頻引發熱議。

7月29日下午,南都記者發現,祁偉耿開啓了直播。授課過程中,她提到對於聲樂的評價標準,“聲音好聽確實是構成演唱高級的衆多因素之一,第二個是歌唱方法,第三個是歌唱技術,第四個是文化素養。”此外,她還強調,“允許所有人質疑(自己的觀點)。”

目前,在祁偉耿的社交平臺中,已無法搜索“孔雀杯”的相關視頻。對此,7月24日,她進行了解釋,“由於有太多人通過各種關係、各種人找我、做我的工作,所以我決定,將我所有的視頻主動屏蔽保存,不再佔用網絡空間。”

此外,她還表達了獲獎的愉悅心情,並駁斥了“評委們都是爲利益而來”的說法,表示“孔雀杯就是孔雀杯”。

評委:賽事“非常正規”

南都記者瞭解到,第十一屆“孔雀杯”於7月16日至23日在廣州舉行。對於上述爭議事件,29日,本屆“孔雀杯”評委孫鵬祥告訴南都記者,這場賽事“非常正規”,設有迴避政策。他表示,雖然評委可能因偏好不同給出不一樣的評分,“但是比賽打分很科學”。“我們組預賽的時候有7個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同學校和輔導過的都要屏蔽掉,剩下的就算平均分。”

音樂人張建勳在社交賬號中提出建議,“像這種全國性比賽,應該有一個專業監審組。”他認爲,成立監審組,一旦出現質疑評分的情況,監審組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和迴應。

迴應

主辦單位:結果已出未公佈,交給法律處理

南都記者注意到,7月25日,“孔雀杯”組委會官方賬號轉發律師聲明稱,部分主體包括網絡用戶編造、散佈針對“孔雀杯”活動、主辦方或相關評委的不實信息或貶損言論,擾亂正常活動秩序,惡意降低相關方的社會評價,涉嫌嚴重侵害相關方的合法權益。

該聲明要求相關網絡用戶,立即刪除已發佈的侵權內容,停止以任何形式繼續編造、散佈相關侵權內容,並稱互聯網平臺應履行責任,防止損害後果進一步擴大。

該聲明的委託方爲中國聲樂家協會和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即今年“孔雀杯”的兩個主辦單位。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中國聲樂家協會是在中國香港註冊的社團組織,而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是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藝術處業務主管的社會組織。7月29日,南都記者聯繫上了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律師正在走司法程序”,交給法律處理。工作人員還稱,目前展演結果已出,只是受到事件影響沒有公佈,但參與者都可以查詢到。

7月29日,南都記者發現,在祁偉耿個人社交賬號內,已無法檢索到其此前發佈的現場質疑“孔雀杯”評分不公、斥責評委等內容。展演活動結束後,她重新錄製了一條出鏡視頻,其中提到:“我們也不能‘恨屋及烏’,不能因爲評委的不公平、不公正打分,而指責那個‘孔雀杯’是假的,我個人不贊成這樣。”

採寫:南都N視頻記者 林詩妍 侯婧婧 見習記者 陳宇溪 實習生 王新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