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橋停機坪不足…搭接駁車登機 折騰年長旅客

桃機空橋停機坪不足,導致乘客得靠接駁車登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園機場機坪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夜間停機位常不敷使用,讓航空公司需要花更多心力協調調度,遇到特殊天氣如颱風天時,就因飛機調度,導致登機口改變;空橋停機坪也不足,導致乘客得靠接駁車登機。

有航空公司表示,遇到特殊天氣如颱風天時,許多班機都需等待停機位,就曾遇過因停機位不足,又不斷有飛機降落,導致班機需不斷移動,不僅乘客無法上機,還要隨時注意登機口的改變。

有航空業界人士提到,桃園機場在疫情前,停機坪就已經有點不足,擴充機坪的速度又太慢,導致星宇開航後,演變成嚴重不足,且這幾年國籍航空添購的新機陸續交付,機隊規模成長,再加上疫後客運量屢創新高,航班架次大幅成長,種種原因讓機坪不足的問題愈來愈嚴重。

除了機坪不足外,空橋停機坪也不夠。不少民衆反映,搭機或回程時,由於第二航廈登機空橋機坪不足,尖峰時刻只能靠接駁車登機。

民衆直言,無風無雨時,能近距離觀賞飛機感覺不錯,但近日天氣陰雨綿綿,搭接駁車登機反成爲一種困擾,甚至質疑連東南亞國家都可以走空橋,爲什麼臺灣還在使用接駁車協助乘客登機。

業界人士直言,倘若飛機被安排停等在接駁坪,乘客上下機就多了很多動作,包括等車、搭接駁車,上下樓梯登機或前往候機室,通常也都沒有設置電梯,對年紀較長的乘客來說是一種折騰,且很多乘客搞不清楚是機場公司的安排,反而全都怪航空公司。

機場公司表示,目前桃園機場一天約有七百多個班次,營運期間,七十八個營運機位都會充分使用,過夜機位部分儘可能留給國籍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