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機動雷達將完成首套性能提升 頂平系統中科院研發
機動式的AN/TPS-117遠程預警雷達曾在漢光演習中推進到北海岸戰術陣地執行戰備任務。記者洪哲政/攝影
空軍機動式的TPS-117機動雷達正進行性能提升,下(6)月底前將完成第一套提升工程。但空軍需要的「加速部署」自動頂平系統,美方索價甚高,因此委託中科院研製。
機動雷達所謂自動頂平系統(Auto-Leveling Mechanism),是一種定位架設,移動就位後能快速控制四足高度,將基座平衡,以消除偏移角,便於雷達運作。TPS-117雷達平時部署在固定陣地,戰時會疏遷至預備陣地接戰。
空軍司令部表示,針對機動雷達性能提升案,爲符合本島地理環境及未來作戰需求,除委雷達原廠洛馬公司解決消失性商源問題外,針對現役TPS-117機動雷達4套及FPS-117固定雷達3套執行性能提升作業,現美方刻正執行第1套TPS-117機動雷達性能提升作業,預計於今(2025)年第2季前完工。
空軍說,爲提升空軍戰備存活率,先前請原廠洛馬公司提供針對TPS-117機動雷達加速部署提供解決方案,經回覆現有裝備爲標準構型,無構改方案可符合空軍需求,且原廠回覆如須構改研發費用初估爲1000萬美元,研發期程較爲冗長亦無法符合空軍換裝時程。
空軍表示,考量中科院針對國軍機動裝備研發自動頂平系統技術純熟,因此委請中科院研製此案機動雷達輔具,包括天線基座頂平系統等,以利縮短部署時效,提升戰場存活率。
空軍司令部同時表示,空軍所屬可攜式衛星定位導引防護系統、電磁脈衝防護及TPS-75V雷達誘標系統等3項,主要目的爲降低敵運用衛星導引武器、電磁脈衝彈及反輻射飛彈對戰管陣地攻擊所造成的損害,全案執行年度爲113至117年,因涉及與主雷達介面整合及營區設施配置等機敏資訊,因此空軍續委由中科院執行修維護工作。
空軍說,將持續依委修協議書戮力督管中科院執行「可攜式衛星定位導引防護系統、電磁脈衝防護及TPS-75V雷達誘標系統」等3項裝備維護案,提升雷達陣地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