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站上新 “六邊形戰士”天宮尼爾菌有哪些生存絕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最新發布消息,近日,科研人員首次公佈在我國空間站發現的一個微生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爲“天宮尼爾菌”。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樣化的生命形式之一,體形微小卻分佈廣泛。什麼是微生物新物種呢?簡單來說,就是那些以前從未被人類發現、研究和命名的微生物。空間站內微重力、輻射、密閉、寡營養等複雜條件相互交織,新物種“天宮尼爾菌”有哪些獨特性?

01

天宮尼爾菌有多項“生存絕技”

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天宮尼爾菌,這個人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太空居民”,還有多項優秀的“生存絕技”,堪稱微生物界的“六邊形戰士”。

此次發現的天宮尼爾菌是一類革蘭氏陽性的產芽孢細菌,隸屬於細胞桿菌科尼爾屬,與近緣物種相比,天宮尼爾菌在適應空間環境方面表現出色:

02

空間站裡的微生物從何而來?

微生物是一類數量繁多、分佈廣泛且適應性極強的羣體,它們在溫度、溼度等生長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會不斷滋生,共同構成空間站上的微生物羣落。空間站裡的微生物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空間站的微生物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人體自身內部或體表天然存在細菌、真菌等大量微生物,隨航天員身體進入空間站,並通過艙內氣體和其他接觸途徑引入。

建造空間站使用的結構金屬、非金屬等各類材料在生產、存放、使用和安裝過程中,以及相關設備在裝配過程中,會通過人員、工具和環境(如廠房空氣、放置表面)將微生物引入並附着在材料、設備表面或內部。

空間站在地面總裝、測試、試驗和發射準備過程中,操作人員自身攜帶或穿戴的衣物、使用的工具,都會將廠房內地(牆)面和其他設施表面的微生物引入艙內。

爲空間站運送貨物的貨運飛船自身及貨物均會攜帶微生物,並通過人員對貨物轉移和艙內氣體流通傳遞至艙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