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飯後立即吃都NG!名醫教吃水果 不讓肝臟遭殃

吃水果本身沒有錯,錯的是過量與錯誤的選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高GI食物若頻繁攝取,會導致血糖快速飆升,加重肝臟代謝負擔。醫師劉博仁指出,水果攝取過多,也會轉化爲脂肪,造成脂肪肝、胰島素阻抗,一天最多吃2至3份即可,也不要在空腹時與飯後立即吃,避免血糖起伏過大,尤其是香蕉、葡萄、鳳梨、哈密瓜、芒果等高GI水果,頻率與份量務必要留意。

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臉書粉專指出,水果富含維生素C、A、E,有花青素、多酚等天然抗氧化物,還有鉀、鎂等微量礦物質,以及能幫助腸道蠕動的膳食纖維,吃水果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過量與錯誤的選擇。

劉博仁表示,不能忽略的是,水果同樣是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其中的果糖若攝取過多,在肝臟代謝過程中會轉化爲脂肪,導致脂肪肝、胰島素阻抗、甚至體重增加,特別是香蕉、葡萄、鳳梨、芒果、哈密瓜,都是屬於高糖、高GI的水果,一次吃太多,或是空腹、餐後當甜點吃,都會讓血糖快速波動。

劉博仁建議,吃水果應設定每日上限,最多2至3份,一份水果約等於一個拳頭大小,大概是半顆中型蘋果的分量,選擇水果建議先選低GI水果,如藍莓、奇異果、芭樂、番茄、酪梨。

劉博仁指出,地中海、麥得兩種飲食法,都強調高抗氧化、低升糖、天然食材的原則,在水果的選擇上推薦莓果類,如藍莓、草莓、覆盆子,是水果界的抗氧化之王,能延緩大腦老化;番茄、蘋果、柑橘類,則含有多酚與膳食纖維,有助心血管與腸道健康;酪梨富含健康脂肪與鉀,能保護心臟、穩定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