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高峰月5病毒齊發!醫曝流行時序全亂了:不知道怎麼看病

醫師分析,5月份可能達到疫情高峰,但目前病毒的流行已經不再按照以往的時序性,直呼不知道怎麼看病。(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隨着天氣越來越暖和,各式各樣的病毒也開始活躍起來。近期醫院檢驗結果顯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成爲連日驗出最多的病毒,再加上流感、類流感、新冠病毒、腸病毒等常見病毒活躍,預計5月份可能會達到高峰。有兒科醫師坦言,目前病毒的流行已經不再按照以往的時序性,「已經刷新醫生三觀,都不知道怎麼看病!」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觀察發現,hMPV是最近一週最主要的流行病毒,其次是類流感。衛福部疾管署的疫情監測數據也顯示,國內的新冠疫情已經連續四周呈現上升趨勢,預估5到6月將進入高峰期,就連腸病毒的就診人次也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

檯安醫院小兒科醫師詹前俊表示,最近前來就診的孩童,幾乎都是感染了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日前,他收治了一位國小學童,連續四、五天高燒39度不退,胸部X光檢查顯示肺部呈現一片模糊,檢驗後發現感染了多種病毒,甚至還有黴漿菌。後續轉診到馬偕醫院,檢驗結果顯示hMPV最多。hMPV容易發生在幼兒和高齡者身上,雖然致命率不高,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卻會持續高燒,有可能導致嚴重的肺炎,而且目前沒有特效藥,只能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詹前俊醫師觀察,最近新冠患者數量急增,症狀包括全身痠痛、喉嚨痛、嘔吐、高燒不退。由於這些症狀與流感非常相似,患者快篩後才能使用抗病毒藥物,然而只有約4成的患者能夠在第一天快篩驗出病毒,大多數患者需要到第三天才能驗出。而根據疾管署規定,只有檢驗結果爲陽性的患者才能使用新冠抗病毒藥物,有可能因此錯過最佳用藥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