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園區等泰緬邊境詐騙中心恐囚10萬人!其他國家也出現類似園區

詐騙園區受害者2月12日在當局掃蕩邊境詐騙園區的行動中被送往泰國,於庇護所排隊領取食物,等待各國大使館接回。路透

五年前,KK園區所在土地還是一片荒地,現在卻成了面積高達210公頃的龐大園區,內部設有醫院、銀行、餐館與整齊劃一的住宅區,這裡是由多國犯罪集團操控的詐騙中心。

英國衛報報導,緬甸、柬埔寨與寮國邊境近年逐漸成爲跨國詐騙集團的避風港,這些集團經營像KK園區一樣的詐騙中心,利用被奴役的勞工從事複雜的網路詐騙,藉此獲取鉅額利潤。

根據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泰緬邊境詐騙園區的數量已從11個增至27個,平均每月擴張5.5公頃。

無人機拍攝到到KK園區,以及其他詐騙中心如Tai Chang與Shwe Kokko的影像,畫面顯示園區持續建設,包括方便運入物資的浮動碼頭,還看到疑似衛星網路接收器的白色方塊。

關於被販運至詐騙園區受困者的悲慘遭遇,近來逐漸引起全球關注。今年稍早,泰國、中國大陸,以及其他有公民受困的多國,聯合緬甸軍方與控制境地區的武裝團體,合力救出約7,000名受困者。

然而,專家說那僅是滄海一粟,僅緬泰邊境的詐騙園區,就可能囚禁高達10萬人。暴力虐待導致部分受害者失明或終身殘疾。

一名被救出的菲律賓受害者回憶:他去年前往泰國,自以爲找到合法的客服工作,卻被販運至KK園區並沒收護照,每天都必須透過社羣媒體聯繫數百人,誘使對方提供聯絡方式,再交由其他團隊進行詐騙。如果未達業績,會遭到電擊或酷刑懲罰。園區戒備森嚴,有很多持槍警衛,很難逃離。

ASPI分析師魯瑟表示,緬甸軍政府默許詐騙園區擴張,因其正艱難維持政權,若對詐騙園區採取實質措施,將危及與那些從中獲利、卻對軍方至關重要的武裝民兵之間的脆弱關係。

美國福音派組織「Acts of Mercy International」長期協助人口販運受害者,該組織東南亞區主任米勒(Amy Miller)警告,誤把詐騙園區視爲相對次要人口販運問題,「是一種無知,不瞭解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它將如何擴張」。他補充表示,斯里蘭卡、奈及利亞等地已出現類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