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管處推動社區生態旅遊 聚焦當地產業推2創新遊程
墾管處推動社區生態旅遊暨社區產業發展,設計規畫遊程與在地特產,圖爲滿州港口吊橋下劃獨木舟。(羅琦文攝)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高雄師範大學,以去年一整年時間針對恆春社頂部落及滿洲港口社區,進行社區生態旅遊暨社區產業發展試辦計劃,今年3月發表成果,未來將進一步輔導裡德、水蛙窟、後灣、龍水等社區,及滿州生態旅遊觀光促進會,帶動周邊社區的共同發展與成長。
墾管處表示,計劃以永續旅遊爲目標,根基於墾丁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育與社區資源,涵蓋示範社區深度輔導、遊程設計、產品開發、社區能力建構及行銷推廣等多項內容,致力於結合遊憩功能、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展現國家公園與社區共生共榮的價值。
墾管處推動社區生態旅遊暨社區產業發展,選定恆春社頂部落及滿洲港口社區,圖爲港口社區的陸蟹。(墾管處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墾管處指出,社頂部落是墾丁國家公園內首個發展生態旅遊的社區,鄰近的社頂自然公園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包括赤腹鷹及灰面𫛭鷹的遷徙、梅花鹿、黃裳鳳蝶、津田氏大頭竹節蟲等。社區擁有近300種植物及特色生物,具備發展多樣化生態旅遊的潛力,主要觀光資源有鷹海觀賞、山林生態、珊瑚礁岩、蝶類觀察、螢火蟲夜探、梅花鹿觀賞等。
社頂部落有豐富的生態,以「森林療愈」和「蝴蝶生態野調」爲主題,圖爲黑點大白斑蝶。(羅琦文攝)
社頂部落以「森林療愈」和「蝴蝶生態野調」爲主題,開發了兩套特色遊程模組,結合蝴蝶、森林、山海等在地資源與景觀,打造身心靈放鬆的深度生態體驗。爲配合遊程推廣,設計了一款強調健康與在地食材的療愈餐盒,使用在地食材與健康餐點結合,並融入五行概念,進一步提升旅遊附加價值。
墾管處推動社區生態旅遊暨社區產業發展,圖爲社頂部落的生態之旅。(墾管處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墾管處表示,港口社區位於太平洋沿岸,擁有豐富的海洋與陸地資源。當地以陸蟹、牧草、黑豆、港口茶等特產聞名,且每年7至10月爲陸蟹的活動高峰期。社區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適合發展生態旅遊和農業體驗活動。主要觀光資源爲陸蟹觀察、港口茶體驗、太平洋沿岸風光、牧草與黑豆農業體驗。
墾管處推動社區生態旅遊暨社區產業發展,展現生態旅遊與社區產業結合的潛力。(羅琦文攝)
港口社區聚焦於其特有的港口茶、黑豆、陸蟹生態與星空資源,「夜觀星空」遊程依天氣調整遊程內容,天氣不佳以生態觀察陸蟹爲主,天氣晴朗以星空爲核心。日間「產品特色走讀」遊程,結合黑豆採收與港口茶品的農業體驗,創新設計出具國際吸引力的伴手禮產品,爲社區旅遊注入更多文化內涵與市場潛力。
墾管處表示,計劃成果充分展現了生態旅遊與社區產業結合的潛力,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深化了國家公園與社區的合作關係。未來,將持續深化遊程模組的內容,拓展商品的行銷通路,並以國際化爲目標,打造墾丁國家公園成爲兼具保育與旅遊價值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