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珊瑚產卵季來臨 劉世芳籲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提供

每年4月至5月是墾丁國家公園珊瑚產卵季,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珊瑚礁提供生物棲息環境,有助於維持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並且珊瑚礁周邊生態更是重要固碳區域,對減緩氣候變遷、邁向淨零排放具有關鍵意義。呼籲民衆透過減少碳排放、珍惜能源及支持永續旅遊,共同爲守護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

劉世芳昨天出席國家公園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於墾丁鵝鑾鼻公園舉辦的「114年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珊瑚琉光』交響音樂會」表示,珊瑚產卵是海洋中最壯麗的生態現象之一,每年4月至5月正值珊瑚產卵季是墾丁國家公園的重要生態盛事,吸引衆多潛水愛好者慕名而來。

由於珊瑚礁提供生物棲息環境,有助於維持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並且珊瑚礁周邊生態更是重要固碳區域,對減緩氣候變遷、邁向淨零排放具有關鍵意義。她呼籲大家一起實踐環境友善行動,透過減少碳排放、珍惜能源及支持永續旅遊,共同爲守護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讓美麗的珊瑚景觀能夠長久綻放。

劉世芳指出,國家公園是大自然的寶庫,更是推動環境教育與全民共享的重要場域,內政部致力推廣海洋與自然生態知識,透過多元活動,引導民衆親近環境、認識自然,學習與土地和諧共處的方式,也積極推動樂齡共融活動,讓長者及身心不便的朋友能安心走入自然、感受國家公園的美好。

此次活動除了音樂饗宴之外,也安排鵝鑾鼻公園生態解說導覽及海洋保育短劇。內政部表示,因應墾丁珊瑚礁生態保育月,墾管處自4月12日起推出「親親墾丁珊瑚海」系列活動,透過講座、市集、工作坊、潛水淨海及珊瑚產卵直播等多元方式,向大衆推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讓更多人親身感受墾丁珊瑚海的魅力,並喚起民衆對氣候變遷的關注,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國2050淨零轉型目標。

這次交響音樂會邀請南臺灣交響樂團,演奏十餘首動人心絃的海洋主題曲目,從耳熟能詳的國際電影配樂到富含臺灣特色的在地樂章。內政部也呼籲從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少塑膠使用、支持海洋保育行動,讓這場交響音樂會的感動不只停留當下,更化爲守護大自然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