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衛生紙到底要「朝前」還是「朝後」?百年宗教戰爭早就有解

圖/freepik

假如你曾爲了家人把衛生紙掛「錯」方向而大吵一架,別自責,這不是你太小題大作,而是你正在參與一場跨越世紀的文化信仰戰爭。就像滷肉飯該不該拌、牙膏從中間還是底部擠起,衛生紙朝前還是朝後,這個問題早已不是功能性選項,而是人格測驗、生活哲學。

但你知道嗎?這場激烈辯論,其實在134年前就被一張紙蓋棺論定了。

1891年捲筒衛生紙專利圖曝光

時間回到1891年,一位名叫賽斯·惠勒(Seth Wheeler)的發明家,爲他改良後的捲筒式有孔衛生紙申請了專利。

事實上,惠勒所屬的阿爾巴尼有孔包裝紙公司(Albany Perforated Wrapping Paper Company)早在1871年就已爲打孔包裝紙申請過專利。而1891年的這份專利(專利號US459516A),主要是針對「捲筒」形式的改進,目的是爲了防止紙張被一次性大量拉出而造成浪費,並讓使用者能更容易沿着打孔線撕下單張紙。

惠勒在他的專利說明中特別提到,相較於當時許多需要在複雜支架上才能防止紙張自由展開的裝置,他的改良捲筒「可以在最簡單的支架上使用」。

朝前派與朝後派的宗教戰爭

那麼,在這份記錄了發明細節的專利圖中,衛生紙卷是以何種方式呈現的呢?公佈答案前,我們先看看兩種派別的說法

長久以來,「朝前派」(Over)的支持者認爲,紙尾從上方垂下時,更容易找到紙的末端,撕取也更方便。有些人甚至認爲這樣能減少手指接觸牆壁或支架的機會,相對衛生。

而「朝後派」(Under)最常見的論點是:這樣懸掛可以有效減少家中的貓咪或其他好奇的寵物,把整卷衛生紙當成玩具無情地扯到地板上的風險。也有人認爲「朝後」看起來更整潔俐落。

雙方各有擁護者,誰也不讓誰,這不只是一張紙的去向,而是兩種對世界秩序的認知,是宗教戰爭。

發明人「欽定」的掛法是…?

現在,讓我們打開這份1891年的專利圖,看看到底誰纔是邪教。

很明顯了吧?圖中,紙張明確地從捲筒上方向前垂下。沒有模糊空間,這就是發明人原初設計的模樣,用他精準的墨線告訴我們——衛生紙,就該朝前。

怎麼掛其實不用太計較

雖然這張專利圖 似乎清楚地展示了「朝前」的掛法,爲這場萬年辯論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歷史佐證,但從實用角度來看,選擇哪種掛法,終究還是取決於個人偏好、家庭環境,甚至是純粹的習慣。

無論你是『朝前』派還是『朝後』派,選擇權都在你,反正不管怎麼掛,需要用衛生紙時有紙能用就好。

(本文出自2025.05.28《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