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拍攝到巨型魷魚的幼體 呈現迷幻的透明狀

科學家的海底探測器,首次拍攝到通體透明的巨型魷魚的幼體,它的紅觸手透露了它的身分,是大王酸漿魷。(圖/Schmidt Ocean Institute)

很難想像,在深海里有一種體長可到近七公尺的大型魷魚,稱爲「大王酸漿魷」(學名: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 ),一種看法認爲,它或許是中世紀挪威傳說中的海怪「克拉肯」(Kraken)。雖然現在我們已知道這種大型魷魚不會破壞船隻,但是對它的認識還是非常有限。幸運的是,海洋學家最近在深海調查中,首次拍攝到幼體階段的大王酸漿魷。

新阿特拉斯(New Atlas)報導,上個月,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的「弗拉肯」探測船 (Falkor too) ,在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羣島(South Sandwich Islands)附近的深海探險中,有了驚奇的發現。

在爲期 35 天的探索新海洋生物的活動中,團隊的遙控潛水器,在水下600 公尺的深海,發現一隻幼年魷魚,它的體長約30 公分,身體透明,眼睛閃着彩虹色。科學家從八條腕足的中間各有標誌性的鉤爪,以及兩條長觸手末端的特徵,認定它就是大王酸漿魷的幼體。

科學家已知道,大王酸漿魷屬於小頭魷科(Cranchiidae),這種魷魚在幼年階段的身體就是透明的,這有助於牠們僞裝。隨着成長,它們的體色愈來愈偏紅,同時也往更深的海底生活。

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實驗室副教授博爾斯塔德(Kat Bolstad)指出,觸手上呈現的紅色,表明這種生物可以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間切換。

南極漁船捕獲的4公尺長大王酸漿魷,這還不是最大的紀錄。(圖/less)

其腕足上的鉤狀物,區分大王酸漿魷和冰川玻璃烏賊(G. glacialis)的差別,冰川玻璃烏賊也是通體透明,研究團隊在另一次遭遇中,曾偶然發現了後者。

這兩個看似相似的物種最巨大區別是,大王酸漿魷估計長度可達到7公尺,重量可達500 公斤,而玻璃烏賊只能長到50公分。

這段影片非常難得,這些魷魚極難被發現,而且通常在很深的水域活動。

博爾斯塔德博士說:「100 年來,我們主要是從鯨類的腹中找到一些未消化的殘骸,過去從未實際看到過它的活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