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血尿半夜痛醒 妻子陳佩琪憂心 醫曝致病關鍵因素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左)日前開庭時透露,現有血尿常半夜痛醒,讓妻子陳佩琪(右)心疼不已,北所表示已協助柯向所內醫師看診。本報資料照片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及政治獻金案遭起訴、羈押,上週他在臺北地方法院首度開庭時,自曝日前出現血尿常半夜痛醒,讓前往聽庭妻子陳佩琪的心疼不已。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何肇晏說,血尿合併疼痛感,常見原因是腎結石卡住輸尿管,或腎結石引起的腎臟、輸尿管發炎,若不即時診斷、治療,嚴重時恐造成腎臟發炎或惡化,進一步影響腎功能,甚至是引發敗血症、休克,必須格外注意。

人體泌尿道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攝護腺及尿道,血尿常見原因是泌尿系統感染、發炎,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或攝護腺肥大、腎臟發炎、多囊腎,甚至是腎臟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等。何肇晏說,超高齡社會下,攝護腺肥大、腎臟癌等盛行率攀升,血尿患者可能會不斷增加。其他如是吃紅肉火龍果,或劇烈運動產生橫紋肌溶解症等也可能產生血尿,必須加以釐清。

血尿又分爲「肉眼血尿」和「顯微血尿」兩種。何肇晏說,肉眼血尿指尿液明顯變成紅色、茶色或咖啡色,而顯微血尿則肉眼看不見,需要透過顯微鏡檢查才能發現。若是泌尿道感染、發炎引起血尿,將合併發燒、腰痛等症狀,這時可以進行尿液檢查,加以確診。

何肇晏指出,血尿好發族羣因年齡而異,如果是年輕族羣以女性居多,原因是女性較容易有泌尿道感染問題,但隨着年齡增長,中老年的女性身體抵抗力下降,生殖泌尿保護系統變弱,也容易出現反覆發炎感染,男性則容易有攝護腺肥大、泌尿道結石等,這方面需要多加註意。

何肇晏認爲,收容人在喝水、上廁所可能沒那麼方便,當喝水量不足,一天未達2000CC,或是經常性憋尿,恐增加泌尿道結石,進而感染、發炎引起血尿。此外,若是腎臟腫瘤、腎臟囊腫破裂,也可能引起血尿症狀,但此情形通常不會出現疼痛感。

以泌尿道結石引起的血尿,飲食方面如果常喝咖啡、濃茶、碳酸飲料,但喝水喝得少,或是飲食太鹹,吃太多的波菜、莧菜等鈣質較高的蔬菜,或一天攝取鈣質超過1200毫克,體內都容易形成結石,增加血尿機會。

何肇晏說,值得注意的是,血尿並非一定伴隨疼痛或尿液變紅。有些患者因腎炎或慢性腎臟病,尿液外觀看似正常,但經檢驗卻已有明顯血尿。此外,過度劇烈運動、外傷或某些藥物也可能造成短暫性血尿,這類情況通常經休息即可改善,但若持續發生仍需進一步檢查。血尿常見症狀除了尿液顏色改變,還可能伴隨頻尿、尿急、排尿疼痛、下腹或腰部疼痛、尿液混濁及異味。

血尿治療方式依病因而異。何肇晏表示,若爲泌尿道感染,經抗生素治療後可獲得良好效果;結石則可能需要藥物、體外震波碎石或手術治療;若是腫瘤或癌症,則須進一步手術切除、化療或放療,提醒一旦出現血尿症狀,不論有無疼痛應儘速就醫,不應自行判斷或延誤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