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小沈給的是藍白合建議 批檢「用1個簡訊編故事」

▲涉犯京華城等案的臺灣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左),今(7日)以證人身分到臺北地院出庭。(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臺灣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在京華城案中,被控收受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行賄1710萬元,檢方主要舉證之一,是柯競選2024年總統期間,曾告訴競選總幹事黃珊珊「威京小沈已給過」,臺北地院今(7日)審理時,柯聲稱沈給的是「藍白合的建議與幫忙」、不是錢,而他告訴黃的重點是「不贊成向大企業募款」。

黃珊珊在2019年10月到2022年8月,於柯文哲第2任臺北市長期間擔任副市長,柯卸任市長備戰2024年總統大選,黃出任柯的競選總幹事,柯在2023年11月3日傳訊息給黃,表示「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

檢方起訴主張,沈慶京2020年3月底,以威京集團7名幹部當人頭,捐政治獻金給民衆黨共210萬元、涉變相行賄柯文哲,沈另於2022年11月1日,涉行賄柯1500萬元,記載於柯被查扣的A1-37硬碟內「工作簿」檔案中,柯前述傳給黃珊珊的訊息,代表沈已給過錢、別跟沈重復要。

▲臺灣民衆黨立委黃珊珊(中)先前已到臺北地院作證。(資料照/記者黃哲民攝)

黃珊珊今年(2025年)8月7日被柯文哲聲請到庭作證,檢方當時想問黃如何解釋柯上述訊息,但被柯的律師團以程序問題擋下、沒得問,柯今以證人身分應訊,檢方把握機會問他「威京小沈已給過」、給的是什麼?

柯文哲抱怨檢方用1個簡訊就想問來龍去脈,「這故事很長,我可以講多久時間?」柯說當時背景是黃珊珊告知選戰最後2個月,越來越花錢,連媒體廣告也漲價,提議向大企業募款。

柯文哲聲稱自己不喜歡麻煩人家,他認爲大企業尤其是傳產,未必很賺錢、大老闆財務也不是很好,所以思考後,決定走小草運動路線,放棄向大企業募款,民衆黨在2024選戰期間,也沒舉辦傳統的募款餐會。

柯文哲強調,他開始跟沈慶京常見面,是在2023年5、6月之後,原因是爲了藍白合的問題,沈提供很多建議與幫忙、居中牽線奔走,這種事屬於政治運作的幕後、本來不必公諸於世,檢方卻用1個簡訊編故事,還想搞政治偵防、做了很爛的示範,其實「真正的故是就是這樣」。

▲涉犯京華城案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今(7日)到臺北地院出庭。(圖/記者徐文彬攝)

檢方追問前述訊息的後半句「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看起來有牽涉到錢,辯護律師團提異議企圖阻擋、認爲檢方重複發問,但被審判長駁回,要柯講清楚。

柯文哲說那段時間,常常深夜10點多跑完行程,就去找沈慶京聊聊,聽沈說財務不好,就決定放棄向大企業大額募款,他傳訊息給黃珊珊的重點,「就是不贊成她提議的募款計劃」、而不是沈已經給過錢。

柯文哲表示,黃珊珊身爲競選總幹事、想募款,但他認爲民衆黨是小黨、不能用傳統的選戰打法,所以用這個訊息表達反對,柯重申「故事就是這樣」,再批檢方湊資料編故事、「深文周納、羅織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