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官司一籮筐」!涉貪審理中 還有「3籤分+4告發」偵辦中
▲柯文哲參加動土的萬華魚果市場案被檢舉發包方式涉嫌圖利廠商。(圖/臺北市府網站)
記者劉昌鬆/臺北報導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深陷京華城收賄官司,政治獻金疑雲持續延燒,民衆黨在YouTube平臺設立的「民衆之聲」頻道接受民衆抖內捐款,傳出去年1月起,陸續轉出350萬元到木可公司,另外黨職人員陳智菡幫忙推銷競選小物收取的勞務報酬,以及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在ATM數十次存提現金等3部分,都已由北檢籤分他字案調查,其他包括魚果市場圖利等4大弊案仍在偵查中。
據瞭解,北檢偵辦柯文哲等人涉嫌侵佔政治獻金專款時,發現用來宣傳民衆黨政策理念的「民衆之聲」,設立接受網友捐款的抖內功能與關連帳戶,但因捐款來源無法特定,金額也大小不一,無法轉入政治獻金專戶,有數百萬元流入柯文哲與大帳房李文宗主導的木可公關私人公司,疑有違背捐款民衆本意之虞。
另外,陳佩琪和彭振聲的妻子謝夏蕎,被發現在2023年到2024年間,曾多次親自ATM操作網路存款,金額分別高達數百萬元,雖2人分別辯稱是幫丈夫管理財務,存放薪資、演講費等收入,但說詞有待釐清,北檢正持續調查是否有觸犯財產來源不明罪。
而民衆黨在柯文哲競選總統期間,把獲得好評的募款小物販售主導權,從競總換到木可公司,並找黨部核心幹部許甫、陳智菡、吳怡萱以及北市議員黃瀞瑩、陳宥丞,在各自的社羣網路宣傳分享折扣碼,木可事後根據每人「帶貨行銷費」、「訂單業績分潤」等名義,支付許甫等5人各6千到7萬元不等報酬,是否涉及不法,也另案偵辦中。
除因政治獻金與京華城案起訴後延伸的他字案,還有2024年間,陸續有民代、民衆告發的臺北萬華魚果市場地上權招商案,在最後關頭採取減項發包的方式,讓威京集團旗下中華工程順利動土;新光人壽取得北士科T17、T18開發案,以及南港轉運站BOT兩大工程,工期去遠遠落後甚至逾期,都疑似有圖利業者之嫌,再加上臺智光網路建置續約,還有4大案正由北檢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