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恐攻釀26死!印度祭出制裁措施報復巴基斯坦
▲印度總理莫迪。(圖/路透)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22日發生近25年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著名避暑勝地「巴哈甘」(Pahalgam)遭武裝分子血洗,造成至少26名遊客死亡,畫面震驚全球。事件迅速升高印巴兩國緊張局勢,雙方隨後展開一系列外交與實質制裁行動,局勢急遽升溫。
槍擊事件發生於22日下午約2時30分,一羣身穿迷彩服的武裝分子突襲巴哈甘,對遊客密集掃射。現場血跡斑斑、哀號聲四起,有目擊者稱攻擊似乎針對非穆斯林旅客。名爲「克什米爾抵抗運動」(Kashmir Resistance Movement)的組織宣稱犯案,聲稱不滿大量外來人口遷入,導致人口結構改變,選擇以暴力手段反抗。
事發當時,印度總理莫迪正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是訪問,聞訊後立刻中斷行程返國,並缺席當地官方晚宴。返抵新德里後,莫迪旋即召開緊急安全會議,誓言將兇手繩之以法,強調印度「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不會動搖,反而將更加堅定」。
爲迴應襲擊事件,印度於23日晚間召開內閣安全委員會,宣佈多項對巴基斯坦的懲罰性措施,包括:
● 暫停執行《印度河水條約》:中止與巴基斯坦共享河流水資源的合作。
● 關閉阿塔裡(Atari)口岸檢查站:切斷兩國之間的重要陸路通道。
● 取消免籤政策:廢止巴基斯坦公民使用南亞區域合作協會(SAARC)免簽證制度(SVES),並限期持有該簽證者48小時內離境。
● 驅逐軍事外交官:限期驅逐巴方駐印軍事顧問,並將巴駐新德里使團人數削減至30人。
對此,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Chabaz Sharif)24日召開國安會議,堅決否認印度指控,並指責印方以無端報復破壞地區穩定,隨即宣佈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
● 關閉領空:全面禁止印度航空公司航班穿越巴基斯坦領空。
● 中止貿易:即日起與印度之間的所有直接與間接貿易全面停止。
● 撤銷簽證與驅逐外交官:取消印度公民所有SVES簽證(宗教人士除外),並要求其48小時內離境。同時驅逐印駐軍事顧問,並限制印駐伊斯蘭堡使團規模至30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透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克什米爾恐攻,強調「任何情況下對平民的攻擊都不可接受」。據印度外交部透露,美國總統亦在與莫迪通話中表達支持,譴責恐怖主義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