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沙奇A6型腸病毒正在演變 中疾控示警:存在暴發風險
中疾控指與重症手足口病相關病毒正在演變,存在暴發風險。(澎湃新聞)
微信公衆號「北京新聞廣播」22日晚報導,中國疾控中心週報近日發佈一項關於手足口病(腸病毒)病毒的調查研究,克沙奇A6型腸病毒已成爲導致中國大陸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體。目前與重症手足口病相關的克沙奇病毒A6正在演變,並存在暴發風險。
研究團隊介紹,手足口病是一種主要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影響嬰兒和兒童,症狀通常以發燒、口腔潰瘍和皮疹爲主,症狀一般較輕,在7至10天內緩解。然而,部分重症病例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神經、呼吸或循環系統併發症。
此前,腸道病毒A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體。2016年,腸道病毒A71不活化疫苗開始廣泛使用,顯著降低了該病毒導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發生率。然而,由於不同腸道病毒血清型之間缺乏交叉保護,導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體多樣性發生了變化。
根據國家手足口病病原體實驗室監測網路,研究團隊調查了中國2012年至2023年間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從中獲得74株克沙奇病毒A6菌株進行分析,並得出結論:克沙奇病毒A6已成爲導致中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體,此外,與重症手足口病相關的該病毒正在演變,並存在暴發的風險。因此,必須加強對重症手足口病的監測。
研究涉及的74例與克沙奇病毒A6相關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48例爲男性,26例爲女性;平均年齡約爲2歲,其中1歲以下兒童25例,1至5歲兒童26例,5歲以上兒童3例。
研究團隊表示,5歲以下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免疫系統不成熟,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增加易感性,並導致嚴重併發症和潛在的致命後果。因此,開發克沙奇病毒A6疫苗,對預防易感兒童出現重症手足口病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