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銘擋提案 綠委有苦難言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臺灣,立法院朝野黨團上月卅一日協商達成共識,建請行政院於這周提出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送請立法院審議;不過,當天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並未在協商結論簽字,引發關注。民進黨人士表示,柯建銘還不準黨籍立委提出重建特別條例版本,中南部綠委是有苦難言。

柯建銘卅一日整天神隱,並未在立法院公開露面,也沒出席朝野協商,連民進黨立委也對柯建銘狀況也是一頭霧水。有綠委指出,黨團幹部未必每場協商都能出席,協商結論代簽,讓立院黨團三長名字都出現在協商結論上,並註明是代簽,是很常見的作法,但當天民進黨團其他幹部竟不敢幫柯建銘代簽,可見當天沒得到授權。

民進黨人士指出,柯建銘本屆立院以來,對藍白主導提出的議案採取堅壁清野戰略,許多法案都是一切等行政院版本出來,民進黨立委才能提案,若沒有院版仍要提案,就會接到柯建銘電話,勸說撤案。

民進黨人士舉例,丹娜絲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就是例子,中南部災區幾乎清一色都是民進黨立委,綠委卻連提出重建特別條例版本都不行,對地方根本沒辦法交代,只爲了和藍白畫清界線,實在得不償失,對地方選民更是難以交代。

另有民進黨立委表示,災後重建特別條例非個案,柯建銘在本屆立院根本成了「擋案魔人」,其他包括「AI基本法」、「青年基本法」在院版提出前,民進黨立委已完成連署的提案版本,柯建銘全部要求撤案。連老農津貼,在野黨提出加碼時,有民進黨立委想提案跟進,也被老柯全部擋住。

該綠委說,可以理解柯建銘阻擋提案的想法,卻無法認同,因爲在重要議題上留下提案紀錄,對區域立委來說是重要的問政成績證明,且堅壁清野路現在七二六罷免也證明了效果有限,黨團應思考,非政治性的民生法案,應該開放黨籍立委自由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