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週報|宇樹完成電驅機器人首個側空翻;餘承東迴應華爲Pura X定價爭議

宇樹完成電驅機器人首個側空翻

3月19日,宇樹發佈了旗下人形機器人G1成功完成側空翻的視頻。視頻中,宇樹在不同背景下從右側進行了兩次側空翻。距離宇樹人形機器人H1原地空翻過去了一年,距離上一次G1秀出的720度迴旋踢能力剛剛過去了半個月。宇樹表示,在此程序開發過程當中,G1沒有任何故障損壞。

點評:宇樹又來秀肌肉了。側空翻非常考驗機器人電機的爆發力和關節能力,宇樹的高扭矩密度關節電機和關節力傳感器是實現空翻的關鍵。不過,前空翻、後空翻、側空翻……對於實際的工業和家庭場景來說,能否提供更實際的價值,是宇樹接下來需要真正翻過的門檻。

餘承東迴應華爲Pura X定價爭議

3月22日,華爲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在一場直播中迴應了網上關於Pura X手機定價過高討論。據華爲官方定價,華爲Pura X起步價爲7499元,典藏版價格最高爲9999元。餘承東表示,這款手機採用了很多新的技術,成本非常高,其中手機芯片、相機均採用了旗艦機的配置。對於網上的討論,他表示有注意到,也接受大家的批評和建議,並且及時改進。

點評:作爲曾經的小衆新興物種,摺疊屏手機市場需要新的變量,目前很多手機廠商放棄或減少小摺疊產品,主要還是來自於技術的挑戰,Pura X從技術上承擔着爲“小摺疊屏續命”的重任,但價格卻難以達到市場普及的效果。究其原因,算力的爆發也許讓華爲內部的天平逐漸導向另一生態,而供應鏈資源的平衡問題或許是此次華爲在手機上定價出現變化的重要原因。

劉強東現身港科大參觀人工智能項目

3月17日,有消息稱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現身香港科技大學參觀了多個人工智能項目。第一財經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劉強東本次在港科大由科大教授帶領參觀了多個人工智能項目,包括鄭家純機器人實驗室和無人機的噪聲測試平臺等。據第一財經瞭解,鄭家純機器人研究院 (CKSRI)專注於自主系統和機器人研究。

點評:在人工智能應用上,京東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考慮到京東的業務模式特點,京東在供應鏈方面會更加深入應用AI。例如,在物流方面,AI算法在供應鏈管理和履約環節上可以提升需求和供給匹配的精準度,並且提升物流的自動化水平。在覈心零售場景中,京東通過AI重塑了搜索和推薦體系,提高了搜索滿意度和流量分發效率。

金蝶國際預計今年將實現盈虧平衡

3月17日晚,港股金蝶國際(00268.HK)對外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財報。財報數據顯示,金蝶集團2024年實現收入約62.56億元,同比增長10.2%;淨虧損1.42億元,同比縮窄32.3%。從業務上看,金蝶的雲服務收入佔比去年已經達到82%。金蝶集團總裁章勇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金蝶大量的改造工作就是要把金蝶的業務加入AI的能力,目標是2030年成爲全球領先的企業管理AI公司。金蝶集團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林波透露,公司對2025年實現整體盈虧平衡有信心,未來不排除在有合適併購對象時進行併購。

點評:國產SaaS多年沉寂,主要包括了定製化需求重、市場碎片化嚴重、客戶付費意識不成熟等問題,但當下,AI的火熱似乎在給SaaS行業帶來新的希望。作爲國內最大的財務管理軟件公司,如果按照金蝶的業績指引,今年將會首次盈利,那麼將是國內管理軟件系統實現首次盈利。但SaaS產業發展的根基仍在於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的需求,過去傳統軟件的流程是相對固化的,AI能否通過強化學習,根本上改變傳統軟件的盈利難題,仍需要時間回答。

美團發佈2024年財報

3月21日,美團(3690.HK)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美團表示,公司全年營收3376億元,同比增長22%,年度淨利潤爲358億元,同比增長158.4%。去年第四季度收入爲885億元,同比增長20.1%。四季度淨利潤爲62.2億元,同比增長180.7%。2024年,美團年交易用戶數突破7.7億,年活躍商戶數增至1450萬,創下新高。AI投資方面,美團創始人王興表示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拓展對AI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

點評:格局較爲固定的外賣行業迎來了新的入局者。2月11日,京東外賣宣佈啓動0佣金招募商家強勢進入外賣行業,已簽約商家傭金從2月11日0點起,按照全年免傭調整。從行業整體規模看,外賣行業仍然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行業市場規模爲16357億元,預計2027年達19567億元。除了外賣業務,多個平臺正在大力發展本地生活業務。

目標5000臺,Optimus今年進入試生產階段

3月21日,馬斯克宣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已在弗裡蒙特工廠的試產線上完成製造,今年將進入試生產階段。特斯拉今年計劃生產5000臺Optimus機器人,已訂購1萬至1.2萬臺組件,目標2026年達5萬臺。此前,他還宣佈SpaceX重型運載火箭“星艦”(Starship)將於2026年底搭載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前往火星。

點評:馬斯克在機器人上畫的餅終於要實現了。相較於1月份他在CES上給出的產能指引,這次的數據精確不少。不過,這一次馬斯克仍然沒有提到外部銷售方向,而是表示初期這些機器人將在特斯拉工廠內測試。

1688全面取消“僅退款”

3月17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平臺1688表示,將從3月下旬開始,全面取消“僅退款”。具體表現爲,平臺在處理商品品質問題的交易糾紛時,將根據賬號誠信情況來判定,符合要求的將由平臺出資補貼給買家,商家不用承擔相關費用,補貼完成後,商品也不用退回,其他的退款申請交由商家自主處理。

點評:儘管這並不意味着“僅退款”在1688完全消失,但在商家對退款申請擁有更多自主權的情況下,平臺完成了對“僅退款”的鬆綁。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半年,各電商平臺在“僅退款”問題上態度集體轉向,都加強了對優質商家的保護,在消費者與優質商家的“僅退款”紛爭中減少主動介入。

創投風向標

企查查數據顯示,本週(3.15-3.21)生物醫藥賽道共發生1起融資事件,與上週(3.8-3.14)相比,融資數量減少4起。其中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轉化服務商杭州星賽瑞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完成億元級別天使輪融資。

半導體賽道共發生8起融資事件,較上週減少14起。其中專注於傳感器領域封裝及標定測試量產服務的OSAT服務平臺上海共進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完成億元級別A輪融資。

人工智能賽道共發生9起融資事件,減少4起。專注於人工智能驅動化學領域的科學研究的杭州深度原理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Pre-A輪,聯想創投、高瓴創投、啓高資本、錦秋基金等基金參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