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週報| 星艦八飛後二級飛船失聯;中國機器人亮相MWC
星艦八飛,二級飛船失聯
當地時間3月6日,SpaceX的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在得克薩斯州實施第八次試飛。一級超重型助推器B15與二級星艦飛船S34完成分離,B15被髮射臺的機械臂接住,這也是星艦飛船第三次實現該技術。但第二級飛船在6日試飛中“快速意外解體”,Space X隨後表示,飛船上升期間尾部出現“能量事件”,致數臺“猛禽”發動機失靈,最終導致飛船失聯、解體。
點評:連續兩次試飛失敗,星艦2.0的穩定性可靠性還有待證實。不過,“筷子夾火箭”式的回收技術肉眼可見地變絲滑了。據瞭解,本次“筷子夾火箭”的回收精度從上一次試飛的分米級,提升到了釐米級。正如SpaceX所說,“成功來自於我們所學到的東西,今天的飛行將提供額外的教訓”。
中國機器人亮相MWC
3月3日至6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5)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宇樹科技旗下的人形機器人G1和四足機器人Go2、雲深處的四足機器狗絕影Lite3、天鏈機器人等中國機器人在現場亮相,引發了互動熱潮。在長時間高強度地互動之下,不少機器人和機器狗已經處於待機狀態,或收起四足躺在地面,或依靠椅子稍作“休息”。有工作人員表示,因爲現場備件不足,爲防止機器故障,在電機連續運轉一定時長後,會選擇讓機器人系統“冷卻”下來,保證後續正常使用。
點評:先進的通訊技術能讓人行人機器人在算法、大腦等多個領域受益。不過,“累癱”的機器人也不禁讓人思考,機器人的連續工作時長究竟有多少?在實際的工業場景投入使用後,電機過熱等問題是否會成爲“絆腳石”?相信在2025年,這些問題會有更清晰的答案。
京東2024年收入11588億元
3月6日,京東(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港交所代號:09618)發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財務業績。財報顯示,京東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爲3470億元,同比增長13.4%。2024年第四季度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99億元。全年看,2024年全年淨收入爲11588億元,同比增長6.8%。2024年全年歸屬於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414億元,2023年全年爲242億元。零售品類上,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1742億元,同比增長15.8%。
點評:近期,京東將重點放在了即時零售方面。今年年初京東App改版,變化之一是將秒送服務提升爲一級入口。2024年5月,京東整合了旗下即時零售品牌“小時達”和“京東到家”等,升級推出“京東秒送”。爲了發力即時零售,京東近期大力推廣外賣業務。
歐盟委員會批准美的收購西班牙Teka公司
據歐盟委員會3月4日通報,根據《歐盟併購條例》,歐盟委員會已批准美的收購西班牙Teka公司。Teka成立於1924年,主要生產高檔家電和廚房設備,在全球有30多個子公司和代表處,產品覆蓋歐洲、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產品線包括水龍頭、水槽、爐竈、烤箱、微波爐、冰箱、洗碗機、吸塵器等;2023年總銷售額約6億歐元。
點評:這並不是美的第一次出手收購歐洲品牌。2月26日,美的宣佈完成對瑞士室內氣候系統解決方案公司ARBONIA climate的收購交割,ARBONIA climate業務範圍涵蓋供暖、製冷、通風設備及能源存儲系統。在此之前,美的集團2016年完成了對意大利暖通空調設備供應商Clivet的收購。美的集團稱美的、ARBONIA climate以及Clivet將在歐洲形成新聯盟——MBT Climate,爲歐洲用戶提供更完善的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美的集團去年在香港分拆上市,並稱會尋找合適的併購對象,來拓展全球市場。
TCL科技擬定增收購深圳兩條11代線部分股權
3月4日,TCL科技向深交所遞交《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報告書(草案)》,公司準備通過發行股票和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深圳市重大產業發展一期基金有限公司(下稱“重大產業基金”)持有的深圳華星半導體21.5311%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價格115.62億元。此次TCL科技的收購標的主要是深圳華星兩條11代液晶面板(LCD)生產線的少數股東權益,以進一步增厚上市公司歸母利潤。
點評:深圳華星半導體建兩條11代LCD生產線,其中“重大產業基金”先後出資170億元,股權佔比40.67%。2024年6月,重大產業基金在深圳華星半導體的持股比例下降至32.6937%。近兩年大尺寸LCD面板價格復甦,深圳華星半導體2024年1-10月實現淨利潤21.5億元,TCL科技預告2024年顯示業務淨利潤超60億元,其中較大部分由深圳華星半導體貢獻。此次交易後,TCL科技將控股深圳華星半導體84.2105%。
熙泰科技綿陽建12英寸MicroOLED面板生產線
3月6日,熙泰科技12英寸Micro OLED半導體微顯示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落戶綿陽高新區,該項目總投資額爲40億元。
點評:隨着更多企業持續投入,Micro OLED屏的生產能力正逐步提升,成本也在改善,有助於推動終端客戶的市場拓展。AI技術日漸繁榮,品牌客戶應用Micro OLED屏的機型規劃也更積極,明後年市場會有明顯增長。熙泰科技已有一條12英寸Micro OLED產線在蕪湖,第二條產線落戶綿陽,希望滿足XR顯示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逐際動力近半年完成5億元A輪系列融資
人形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近期完成了A+輪融資,多家老股東持續跟投,戰略產業投資人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招商局創投、上汽集團旗下私募股權投資平臺尚頎資本、蔚來資本、聯想創投、彼岸時代、納愛斯集團,財務投資人包括高捷資本、綠洲資本、明勢創投、峰瑞資本、南山戰新投。該公司近半年累計完成5億元A輪系列融資。
點評:人形機器人賽道今年投資仍火熱,財務投資人和產業投資人都在出手,其背後,機器人形態和技術路徑還在探索,業內企業都有機會。逐際動力旗下產品包括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四輪足機器人、雙足機器人及相關解決方案。去年該公司雙足機器人曾徒步深圳塘朗山,今年該公司則發佈了具身智能操作算法LimX VGM,利用視頻生成技術推動具身大腦演進。
開源中國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開源中國(開源共識(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宣佈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北京信息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領投,深報一本股權投資基金及北京上河動量私募股權基金跟投。此次融資將用於加速開源中國AI戰略佈局,擴展產品矩陣,構建軟硬件協同的智能解決方案體系,促進人工智能在產業領域的AI應用落地。
點評:開源中國已累計獲得超16億元戰略投資,投資方包括百度、華爲、海望資本、張江科投、中科創星、天際資本、君聯資本、上海國際創投、中移和創投資、瑞壹投資、容億資本、泰達實業、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國調科改、聯想創投、上海浦東軟件園、上海科創、北京信產基金、深報一本、上河動量等。構建起國有資本、科技大廠、創始團隊"3:3:4"的股權結構,形成相應的創新生態。
傳音與京東方合推鈣鈦礦光伏太陽能充電手機
3月3日,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5)上,傳音旗下品牌Infinix發佈全球首款應用了BOE(京東方)鈣鈦礦光伏技術的太陽能充電手機。
點評:“5G+AI”時代到來,手機頻繁充電成爲困擾用戶的核心痛點,電池老化衰減與高能耗應用場景激增形成雙重壓力。此次集成BOE鈣鈦礦光伏技術的Infinix太陽能充電手機,發揮了鈣鈦礦電池低成本、高效率、輕薄化等優勢,最大充電功率可達2W,在室內外光照場景下實現無感補電,突破傳統電池容量提升的物理限制,開啓“光伏+消費電子”的新模式。
創投風向標
企查查數據顯示,本週(2.29-3.7)生物醫藥賽道共發生3起融資事件,與上週相比,融資數量持平。其中腫瘤精準靶向藥物研發、驅動型藥物平臺北京丹擎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5 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半導體賽道共發生15起融資事件,與上週相比增加3起。其中宇航級 SSD 控制器芯片、空間數據存儲系統艾可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完成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人工智能賽道共發生10起融資事件,與上週相比增加4起。其中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 10 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