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商品 績效亮眼

美國與各國進行關稅談判,並已與中國達成短暫協議,激勵近日科技股漲勢如虹。統計至5月20日,MSCI世界科技類股指數近一月大漲23.6%,惟美債遭降評、殖利率上升壓力成爲當前最大不確定性,科技股因此承壓。

根據理柏統計,截至5月20日,境內外全球及單一市場/地區的科技型基金,近一月績效表現亮眼,前十強產品皆有15%以上報酬。摩根新興科技以18.2%居冠,宏利全球科技、野村e科技、瀚亞美國高科技、野村高科技等四檔基金緊追在後,報酬率皆超過17%。

美國企業正加速導入人工智慧。根據Barclays CIO調查顯示,企業預期將5%至10%的資訊科技支出用於AI應用的比重,已自2024年上半年的15%上升至目前的25%。換言之,AI應用需求已然浮現,未來在百花齊放的態勢下,AI受惠股將愈趨多元。

瀚亞投信海外股票部協理王亨表示,市場情緒已迴歸中性,跌深反彈行情短線已告一段落。

科技企業財報對未來展望並不悲觀,短線上川普政策、美債殖利率、聯準會政策等皆可能影響市場情緒;惟AI中長期多頭趨勢仍將延續,今年也將是生成式AI投資回報的元年,投資人可逢低或透過定期定額方式佈局科技型基金。

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ETF(00935)經理人林怡君表示,AI科技仍是全球主流趨勢,目前還只是在成長的初升段,因此科技股長期趨勢仍看好,尤其是走在浪尖上的「創新科技」可望持續引領股市投資浪潮。

隨着全球對AI發展的重視與普及,AI產業上中下游等整體產業產值將持續提升。輝達新應用問世也將嘉惠臺灣相關AI供應鏈,包括晶圓代工、材料、IC設計、電源、封測、散熱等產業鏈。臺股創新科技更是COMPUTEX展必備投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