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臺北A辦市場成交量下滑 核心商業區增長18%
在臺北辦公市場方面,企業租賃趨向審慎,大面積交易推動市場成長。仲量聯行指出,今年第一季企業租戶在租賃策略上較爲保守,並普遍延長議約時程,顯示市場對未來發展的謹慎態度。隨着新供給及預租空間的釋出,700坪以上的大面積交易顯著成長。臺北市A級辦公市場中,700坪以上的成交件數佔比達21%,年增17%,季增3%。核心商業區的該類成交件數佔比爲20%,亦顯示顯著增長,年增16%、季增8%,成爲市場成交的主要動力。
第一季,核心商業區依然吸引企業進駐,租賃需求主要來自專業服務業。核心商業區的成交量爲10,889坪,佔整體市場的82%,並較上季增長18%。四大次級市場中,其他次級市場(如西區及南京松江)受B級辦公大樓都更及升級影響,企業空間策略調整推動該區成交量創歷史新高,達6,693坪,佔核心商業區成交面積的61%。
臺北核心商業區的空置率持續下降,達6.4%,較上季減少0.6個百分點。租金方面,本季平均租金爲新臺幣3,214元/坪/月,季增0.33%,擺脫前季停滯的局面,雖年增長率放緩,較上季下降0.63%,顯示長期租金增長動能減弱。
在資本市場方面,2025年首季的交易動能放緩,投資型買家的佔比有所提升。商用不動產及土地交易總額達新臺幣81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7%。由於美國經貿政策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市場買氣顯著減弱,交易筆數持續下降,顯示市場趨於保守。土地市場的交易總額爲新臺幣42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8%,但較上季成長5.4%。
在整體市場環境中,儘管大型交易案支撐了交易額的增長,但資本市場的買氣明顯趨緩,整體市場活絡度不足,投資態度轉爲謹慎。未來,全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臺灣的投資動向將受到影響,企業決策將更爲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