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全球市場規模逾百億美元 臺灣隱形眼鏡產業深耕海外

綜觀全球隱形眼鏡市場正處於穩健成長階段,亞太地區市場需求成爲關鍵引擎,技術創新與功能型產品持續提升單價與毛利。臺灣廠商在代工與自有品牌上具備製程與材料優勢,但面對國際大廠壟斷、高關稅挑戰及中國大陸自主品牌崛起,臺灣隱形眼鏡產業發展協會鼓勵臺灣廠商,只有加速技術升級、海外佈局與差異化策略,才能在全球競爭中持續強化定位並把握新藍海機會。

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觀察指出,2024年全球隱形眼鏡市場規模突破100億美元,預計至2029年將以6.6%的年複合成長率穩定擴張,成長動能來自近視人口快速增加、日拋與彩片滲透率提升、矽水膠材質普及,以及近視控制與老花矯正需求的擴展。北美、歐洲與亞太仍是三大核心市場,其中亞太地區增速最快,以印度、中國大陸、南韓三地的成長率均達近雙位數。

臺灣隱形眼鏡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童子賢表示,隨着迎來高齡化社會,科技輔助將成爲維持生產力的關鍵,高齡化帶動了醫療、照護、保健及醫美保養等產業的需求,消費市場規模從可達千億美元。過往臺灣科技業儲備高端產品開發及精密科技研發能量,若能積極整合開創,將衍生各類科技應用新創商機,其中,醫療器材產業產值表現良好,去年高達近300億美元。臺灣可多發展醫療器材等新興產業,有助於分散對半導體晶片、ICT產業、電子零組件、印刷電路板等產業的出口壓力,鼓勵科技產業多元化發展不僅能創造產值與財富,也能爲科技從業人員提供更寬廣的發展舞臺。

吳劭易研究員強調,臺灣隱形眼鏡產業出口額持續創新高,憑藉自動化產線、矽水膠加工與彩拋印刷專利,兼具代工與自有品牌佈局,近年多項產品獲得 FDA 510(k),以日拋矽水膠與功能型產品爲主流。國際創新則聚焦於矽水膠高透氧設計,並逐步推進診斷用OLED鏡片、藥物遞送鏡片與智慧鏡片等應用;其中尤以兒少近視控制市場快速成長,CAGR達13.3%,成爲高毛利長期藍海。中國大陸市場滲透率仍低,彩片與矽水膠成長最快,但自主品牌崛起加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