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攻擊敵方基地!日本部署「國產長程遠攻導彈」 防範臺灣有事
▲日本將從2025年度起在熊本縣陸上自衛隊基地,部署射程達1000公里的新型國產「遠攻飛彈」。(圖/日本防衛裝備廳提供)
記者羅翊宬/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防衛省今(29)日宣佈,將從2025年度起在熊本縣陸上自衛隊基地,部署射程達1000公里的新型國產「遠攻飛彈」(standoff missile),具備攻擊敵軍基地的反擊能力,並計劃於2027年度逐步在戰鬥機、護衛艦及其他基地展開部署,藉以因應中國在南西諸島周邊以及針對臺可能發動的軍事行動。
根據日媒《朝日新聞》、《產經新聞》,此舉標誌日本自衛隊從創建以來將首次實際保有反擊能力,強化日本針對西南羣島(沖繩縣一帶)的防衛能力,不過飛彈的佈署卻也面臨熊本縣、沖繩縣等地方居民可能施壓反彈,居民擔憂家鄉淪爲中國解放軍攻擊的標靶。
日本防衛省表示,該款主要用於打擊敵軍艦艇的國產遠攻飛彈「12式地對艦誘導能力向上型」,將從2025至2026年度分批部署在位於熊本縣熊本市的陸上自衛隊健軍基地之第5地對艦導彈連隊,並於2027年度在富士基地特科教導隊作教育訓練用途。艦載型將搭載於海上自衛隊秋月級護衛艦「照月號」(DD-116),空射型則配備於茨城縣小美玉市的百里基地F2戰機,兩者運用時程均提前至27年度。
另外,超音速島嶼防衛用滑翔彈亦將於2025年度起先行部署於富士基地,2026年度再擴展至北海道上富良野與宮崎縣蝦野市的基地。
長射程導彈可在敵射程外實施打擊,從九州發射即可涵蓋部分中國海域,具明顯軍事威懾效果。日本防衛省強調,此次部署爲因應中國在九州南方及西南諸島周邊的艦艇與無人機活動活躍,以及美國情報機構分析指出中國可能於2027年展開對臺行動,因此提前部署是提升抑止力與對應力的迫切需求。
不過,導彈部署與運用仍面臨多重挑戰。地方居民對導彈基地可能成爲攻擊目標表達不安,熊本縣已有反彈聲浪,而未來若延伸至沖繩縣,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反對。
報導指出,由於日本在西南區域的彈藥庫分佈明顯不足,現有設施主要集中在北海道,新增彈藥庫需兼顧住宅區安全距離規範,提升增設難度。加上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的全球價格上漲,導彈數量亦可能不足,進一步增加運用壓力。
此外,長程導彈的射程延伸與敵基地打擊範圍擴大,使得自衛隊無法完全依賴自身反潛機(海上巡邏機)與艦艇完成情報偵測,必須仰賴無人機、衛星系統以及美軍情報支援。如何在保持獲取美軍情報的同時,確保自衛隊指揮權獨立性,是防衛省與自衛隊面臨的最大運用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