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晚報|瀾起科技Q1淨利同比增超135% 百奧泰股東擬減持股份

《科創板日報》4月23日訊 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包括:國際星閃聯盟: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星閃”產業化融合;李家超與“杭州六小龍”企業代表深入交流;歐盟依據數字市場法對蘋果和Meta罰款總計7億歐元。

【熱點聚焦】

簡訊:

國際星閃聯盟:與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戰略合作 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星閃”產業化融合

國際星閃聯盟今日官微消息,近日,由TC591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標準技術研討會”成功舉辦。會上,TC591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國際星閃聯盟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機器人技術與新一代無線短距通信技術的融合,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標準化與產業化發展。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機器人本體感知、通信與決策的關鍵鏈路,加速多機器人協作場景的規模化落地。雙方將共同構建“技術-標準-產業”協同創新體系,爲具身智能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商用提供技術支撐與生態保障。據悉,星閃技術具備通定感融合和通過確定性質量滿足AI需求的能力,可爲具身智能機器人提供高效的本體間通信與羣體協作能力。同時,即將開始的星閃3.0標準將進一步面向具身智能和AI無線通信進行標準化工作。

李家超與“杭州六小龍”企業代表深入交流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文表示,他和團隊到訪杭州未來科技城展館,瞭解杭州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展館專門爲特區政府訪問團設置了專題展覽,向他們展示“杭州六小龍”的核心成果與前沿技術。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遊戲科學、羣核科技、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這六間創科企業的代表向他介紹各自在大語言模型、機械人、人工智能、遊戲開發和腦機接口等新技術領域的發展和特色。

“擎天柱”人形機器人的生產受到了中國對稀土磁體出口限制的影響 馬斯克:“正與北京方面合作”

據路透社4月23日報道,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22日表示,其“擎天柱”人形機器人的生產受到了中國對稀土磁體出口限制的影響。報道稱,馬斯克說,中國希望保證其稀土磁體不用於軍事目的。他補充說,特斯拉正在與北京方面合作,以獲得使用稀土磁體的出口許可證。

歐盟依據數字市場法開出首筆罰單 對蘋果和Meta罰款總計7億歐元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發出嚴厲報復警告之後,歐盟對蘋果公司和Meta 開出了相對溫和的罰單,對這兩家公司因違反針對大型科技企業的反壟斷新規總計罰款7億歐元(7.98億美元)。歐盟監管機構根據《數字市場法》對蘋果公司處以5億歐元罰款,對Meta罰款2億歐元。這一懲罰力度遠低於傳統歐盟競爭法下的懲罰措施,可能被視爲避免進一步激怒特朗普的做法。特朗普之前特別指出歐盟的科技法規是一種非關稅貿易壁壘,他的對等關稅措施意在瞄準這類目標。歐盟委員會表示,蘋果不允許開發者繞過其應用商店在其平臺市場之外進行銷售。Meta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的無廣告服務商業模式也違反了數字市場法。根據該法案,監管機構有權對一家公司處以高達其全球年收入10%的罰款。這是《數字市場法》下的第一筆罰款。兩家公司必須在60天內執行歐盟的決定,否則將面臨進一步罰款的風險。

內蒙古工信廳:內蒙古算力規模已達12萬P左右 居全國第一位

內蒙古低空經濟與人工智能重點產業集羣專場招商懇談會4月21日舉行。在人工智能產業推介環節,據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電子處副處長張寧介紹,今年內蒙古印發實施方案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從推動技術創新突破、打造智能算力場、加強數據要素保障、強化應用示範引領、健全完善產業生態5個方面做出明確安排。“目前內蒙古算力規模已經達到了12萬P左右,其中90%以上都是智能算力,居全國第一位。”據張寧介紹,除算力規模支撐條件全國領先外,內蒙古重點產業特色鮮明,如能源、乳業、醫療、養老、羊絨、稀土等產業可爲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廣泛應用場景。

深度:

中美機器人隔空較勁?特斯拉秀新外形vs小鵬車展走秀 車企引領產業化落地浪潮

產業各界共話機器人通信標準 星閃技術或成羣體智能關鍵 哪些公司已有佈局?

交互入口屬性凸顯 AI耳機引兩類廠商“競折腰” 有望撬動產業鏈“價值槓桿”

【科創板公告】

瀾起科技: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35%

瀾起科技(688008.SH)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2.22億元,同比增長65.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5億元,同比增長135.14%。受益於AI產業趨勢對DDR5內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運力芯片需求的推動,截至2025年4月22日,預計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的互連類芯片在手訂單金額合計已超過人民幣12.9億元。

傳音控股: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長0.22% 擬每10股派15元

傳音控股(688036.SH)發佈2024年年報,2024年營業收入687.15億元,同比增長10.31%;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55.49億元,同比增長0.22%。公司計劃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合計派發17.11億元(含稅),佔淨利潤的30.83%。公司在非洲智能機市場佔有率超過40%,排名第一。2024年,公司手機整體出貨量約2.01億部。公司主要從事以手機爲核心的智能終端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機。公司在新興市場具備領先優勢,並積極佈局多元化戰略,開展數碼配件、家用電器等擴品類業務以及提供移動互聯網產品及服務。

長盈通:擬購買生一升100%股權

長盈通(688143.SH)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向武漢創聯智光科技有限公司、李龍勤、寧波鋮豐皓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3名交易對方收購武漢生一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根據相關規定,如公司本次交易事項首次公告前股票交易存在明顯異常波動,可能存在因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調查,導致本次交易被暫停、被終止的風險。此外,本次交易尚需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批准,並需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准、審覈通過和同意註冊,存在不確定性。

金冠電氣:擬2500萬元-5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

金冠電氣(688517.SH)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自籌資金和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提供的股票回購專項貸款,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回購金額不低於2500萬元且不超過5000萬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0.76元/股。回購股份將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百奧泰:股東新餘啓恆計劃減持不超過2%股份

百奧泰(688177.SH)公告稱,股東新餘啓恆因投資項目退出及資金安排需要,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828.16萬股(含本數),佔公司總股本不超過2%。

菱電電控:股東譚純擬減持不超過1.131%公司股份

菱電電控(688667.SH)公告稱,股東譚純計劃以大宗交易或競價交易的方式進行減持,預計減持股份合計不超過585,769股,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131%。減持期間爲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

有研硅: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降12.96%

有研硅(688432.SH)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2.31億元,同比下降1.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4908萬元,同比下降12.96%。

艾力斯:一季度淨利潤4.1億元 同比增長34.13%

艾力斯(688578.SH)披露一季報,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98億元,同比增長47.86%;淨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34.13%。

滬硅產業:2024年淨虧損9.71億元

滬硅產業(688126.SH)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88億元,同比增長6.18%;淨虧損9.71億元,同比盈轉虧。公司宣佈2024年度不實施現金分紅,不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不送紅股。

皖儀科技:2024年度業績快報更正

皖儀科技(688600.SH)公告稱,對2024年度業績快報進行更正,修正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452.13萬元,較修正前減少380.98萬元,差異率爲-20.78%。修正原因包括審慎調整盈利預測、複覈銷售收入和客戶期後扣款情況、重新複覈成本費用、存貨跌價準備計提及非經常性損益等。公司與年審會計師不存在分歧。具體財務數據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4年年度報告爲準。

成大生物:2024年淨利潤同比下降26.42% 擬10派8元

成大生物(688739.SH)披露年報,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6.76億元,同比下降4.22%;淨利潤3.43億元,同比下降26.42%;基本每股收益0.83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含稅)。

炬光科技:某歐洲知名汽車Tier1客戶取消激光雷達項目定點

炬光科技(688167.SH)公告稱,收到某歐洲知名汽車Tier1客戶AG公司通知,其某終端客戶因戰略規劃調整,決定取消原定上車車型的激光雷達功能配置,進而導致原定車型的零部件項目取消。該取消項目爲激光雷達線光斑發射模組項目,原計劃量產時間爲2027年,預計需求量約15萬套。目前項目仍處於開發驗證階段,公司正與AG公司就項目終止涉及的履約責任、未執行合同金額處理等核心事項進行商務磋商。除上述取消項目外,AG公司確認其他定點項目將按原計劃正常推進。

【創投風向標】

原子重塑科技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近日,3D打印機產品研發商原子重塑科技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爲追創創投。原子重塑成立於2025年,專注於C端消費級3D打印機市場,致力於通過AI技術提升3D打印的簡便性和效率。

暢德醫療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

近日,外周介入器械解決方案提供商暢德醫療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爲上海生物醫藥基金、興證資本、君聯資本、華傑高景。暢德醫療成立於2021年,專注於外周動靜脈疾病治療,研發藥物球囊、導管、支架等產品。公司此前曾獲禮來亞洲基金等知名機構投資。根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以2025年4月爲預測基準時間,後續2年的融資預測概率爲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