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50龍頭公司業績穩健“壓艙” 最新“提質增效”路線圖亮相
財聯社4月10日訊(記者 黃路)作爲中國硬科技企業的 “核心資產池”,科創板已邁入第六個年頭。截至4月9日,科創板 50 指數18家成分股公司披露年報,合計營收2255.99億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224.74億元,同比增長36%,以穩健業績、技術突破及全球化佈局,鞏固科技創新 “壓艙石” 戰略地位,凸顯科技頭部企業對市場和行業的引領作用。
“做好自己的事” 科創50龍頭業績穩健
科創 50 成分股公司由科創板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家企業組成,匯聚六大戰略新興行業細分龍頭。2024年全球科技競爭加劇,企業專注 “做好自己的事”,瞄準科技自立自強,展現抗週期能力與業績韌性。
業績快報顯示,超七成公司營收增長,超五成實現營收與淨利潤雙增長。頭部企業貢獻突出,市值前十大公司(如中芯國際、金山辦公、傳音控股等)合計貢獻板塊19%的營業收入、42%的淨利潤,成爲 “壓艙石”。
在 “鏈主” 企業引領下,多領域實現突破:中芯國際、海光信息、寒武紀提升半導體制造、國產 GPU 及 AI 芯片能力,推動中國芯片自給率顯著提高;龍芯中科 3C6000/D 服務器核心元器件國產化率 100%,性能逼近國際主流水平;聯影醫療打造多款 “行業首款” 設備,其 5.0T 磁共振設備是全球唯一獲 NMPA、FDA、CE 許可的同類產品,部分領域實現與跨國巨頭並跑。
技術攻堅 “深水區” 多元化佈局抵禦風險
科創 50 企業以研發爲生命線,18 家已披露年報公司 2024 年研發投入 248.11 億元,同比增長 13%,近九成研發投入增加,研發強度中位數達 11.78%。
半導體設備龍頭海光信息營收破 90 億元,同比增長 52.4%;天嶽先進推出業內首款 12 英寸碳化硅襯底,營收 17.68 億元、增長 41%,淨利潤1.79億元、增長 492%,引領第三代半導體 “換道超車”。
面對國際挑戰,企業以技術輸出破局,18 家公司海外營收 281.67 億元,同比增長 52%。中控技術構建覆蓋 50 國的全球化網絡,2024 年海外收入 7.49 億元,增長超 118%,佔比升至 8.25%,中標沙特海水淡化項目等國際大單;瀾起科技主導 DDR5 內存接口芯片國際標準,技術方案被全球廠商採用。
“提質增效” 路線圖密集亮相 公司分紅回購彰顯信心
科創50成分股公司積極響應上交所“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截至4月9日,科創50成分股公司共有18家披露2025年“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明確聚焦主業、提高分紅、回購等一攬子計劃。
中芯國際提出,將繼續推進產能建設上臺階,預計2025年銷售收入增幅高於可比同業的平均值;航材股份表示公司將在燃機、教練機、民機市場繼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拓展低空經濟領域市場;時代電氣提出2025年將持續加強募投項目管理,助推主營業務階躍攀高。
值得關注的是,用“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多家科創50成分股公司近期接連拋出回購計劃。新興消費龍頭石頭科技4月4日已啓動新一輪股份回購計劃,擬計劃使用資金5000萬元至1億元。中無人機董事長張曉軍先生於4月8日提議公司以1億元-2億元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彰顯發展信心。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深入,全球供應鏈重構,科創龍頭企業將繼續以技術溢價夯實業績韌性,立足國產替代的長期戰略加速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