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2026新事業拚30%營收!買庫藏股270億元登第一 洪水樹:不設底限
可成(2474)轉型展現成效,2025年非PC業務包括AI伺服器機構件、醫療、半導體設備零件及航太無人機業務貢獻2026年將挑戰30%。董事長洪水樹表示,今年是逆風而行的一年,但看到AI帶來正向影響,2026年樂觀期待回到成長的一年,對於庫藏股減資目標多少?他透露沒有設定底線,亦即適當時機會繼續買。
可成轉型6年來持續買回庫藏股,目前累計7次執行共花270.3億元,創下上市公司手筆第一大,買回用於減資,使股本瘦身19%,目前股本62.36億元,法人關心可成目標股本縮多小?對此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表示目前沒有設底線。
他解釋,每次執行庫藏股都有相同邏輯,就是若股價相對大盤表現弱勢,且股價僅在淨現金部位上一點點,是故若未來回到客觀時機,就會執行庫藏股,拿現金買庫藏股從投資角度或維護股東權益來說都是好的,配息也會維持相同股利政策。
可成轉型則採自行研發與財務策略投資並行策略,目前佈局醫療、半導體設備零組件、航太無人機業務已有斬獲,洪水樹表示,除內部投資研發,追求業績有機成長,也透過跨入醫療、半導體及航太等領域,更瞭解投資標的價值,2025年除太醫(4126)的營收合併認列(約12~13%),加上AI伺服器機構件,以及上述3領域業績貢獻,合計非PC營收今年來到20%,2026年有機會達30%。
洪水樹表示,AI帶來的商機是非常正面的,除使醫療領域設備更新速度被推動,一些產品也加速改朝換代,AI伺服器近幾個月也跟客戶啓動合作,但因有簽署保密協議,不能透露,若順利切入,2026年將有更多斬獲,在PC端也有切入高效能運算類型產品。
洪水樹表示,今年是逆風而行的一年,上半年客戶因關稅急集中拉貨,下半年晶片短缺,新品延後,消費端因全球景氣形成一些壓力,但也帶來商業機會,故預估2026年會算是可成終於回到成長的一年,但成長幅度多大,目前不清楚,但幾個月後會有更明朗配置。
新業務方面,洪水樹透露雖醫療現在成長看似最快,但明年或許無人機業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