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男孩”蓉城創業成假肢訓練師 幫助200餘人“重啓人生”
李安強(左)正在指導殘疾人士做假肢康復訓練
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
曾因汶川地震失去雙腿,因致信科比而感動無數網友的“科比男孩”李安強,在國外取得碩士學位後早已回國。
如今,李安強已是一名專業的假肢訓練師,和合夥人在成都創辦假肢矯形器公司,幫助200餘名肢體殘疾者們重獲行走的力量,重拾生活的信心。
談回蓉創業:
很喜歡成都
“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
5月8日,在成都,李安強正在公司裡帶着幾位肢體殘疾人士進行康復訓練。
行走對於普通人來說輕而易舉,但對肢殘人士來說,這是穿上假肢需要從頭學起的“第一課”。
李安強作爲假肢訓練師,旨在幫助更多的肢殘人士站起來,走起來,甚至跑起來。他本人也是一名肢殘人士,假肢和他相伴的時間超過10年。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讓當時在北川中學就讀的李安強失去了雙腿。2009年,喜愛籃球的李安強給籃球巨星科比寫信,“雖然我不能站起來打籃球,但我沒有放棄,還是喜歡籃球……”很快有網友將信翻譯成英文,信件也在網絡廣泛傳播,最終被科比本人看到,“我希望所有其他受災的人們,都能像你一樣頑強,不放棄希望——這是最最重要的。”之後,科比簽名籃球也寄到李安強手中,大家也親切地稱呼李安強爲“科比男孩”。
2011年,李安強進入四川大學就讀。2016年,李安強前往國外深造。2018年,取得碩士學位的李安強回國。2021年,李安強進入假肢康復訓練行業,成爲一名假肢康復訓練師,和朋友在成都創業。
之所以選擇成都,李安強解釋:“我很喜歡成都,我的家人也生活在成都。成都是我除了北川以外生活最久的城市,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
談成就感:
幫助他們迴歸正常
這是很有意義和價值的
對於肢殘人士來說,怎樣可以更加便利地生活,更好地融入社會?李安強打個比方,“能夠安裝更合適的假肢,能夠得到更專業的(假肢)訓練。他們在生活中走得好(路)了,能夠迴歸到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戴上假肢,在鏡子面前訓練行走的過程,一次次嘗試上下樓梯的過程——在李安強看來,都是一次次幫助肢殘人士“走出來”。從2021年12月創辦四川奧悅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以來,李安強和同事們累計爲200餘名肢體殘疾人安裝訓練好假肢,年齡從5歲到92歲不等。
李安強覺得,訓練的過程也是一個接納自己的過程。讓5歲的小朋友可以走路、跑步和騎車,“這對他來講,是迴歸到正常五歲小朋友該有的圈子,他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讓92歲的老伯丟掉柺杖,靠着假肢越走越遠,擴寬原有的生活半徑,“穿上假肢,我能夠做飯、上廁所,我不需要有人護理,我不需要耽誤兒女的工作時間,對他們來講就很不錯了。”
“剛開始來的時候,很多肢殘朋友都很沮喪,很不開心。對於任何人來說,失去健全的身體都是一件很難接受的事。從拄着柺杖來,到完成假肢安裝訓練後穩步前行,這種變化給予我的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李安強感嘆。
談工作生活:
全網粉絲超50萬
自駕、徒步開啓新的人生
這些年,李安強還通過自媒體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全網粉絲超50萬,視頻累計播放超5億次。他還出現在大大小小的講座上,跟大家講述自己的變化。2020年,李安強受邀擔任北京市中小學生開學第一課嘉賓,2024年加入四川殘疾人勵志報告團,走進中國人民大學等數十所高校宣講,傳遞正能量。
“一是我能夠鼓勵更多的肢殘朋友,勇敢地做自己;二是希望能夠讓公衆對殘疾朋友有更多瞭解和認識。我們雖然身體殘疾,但還有很多事可以做。”生活中的李安強會去徒步、自駕。
不遠處的肢殘人士還在一遍遍訓練行走,訓練室裡播放着歌曲《追夢赤子心》:“繼續跑,帶着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有一天會再發芽……”(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攝影 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