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馬占山之女徐淑清逝世,享年95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離休幹部,原大連石油公司副總經理徐淑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2月12日15時在大連逝世,享年95歲。
徐淑清1930年11月出生,1948年12月入伍,曾任第39軍115師連文化教員、營中心文化教員,通化市婦聯主任、大連市商業局政治部主任、大連石油公司副總經理等職。榮獲“建國七十週年”紀念章、“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週年”紀念章。
徐淑清的父親是抗日名將馬占山。
據《大連晚報》此前刊文報道,徐淑清三歲後就沒有見過父親,直到72歲才與同父異母的姐姐在北京相認,生前是馬占山唯一在世的女兒。
報道介紹,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由於南京政府對日本侵略採取了不抵抗政策,日軍在輕易攻陷遼、吉兩省後,又開始進犯黑龍江省,欲吞併東北全境。
1931年11月4日,日軍進攻黑龍江省嫩江橋,當時的黑龍江省代主席、軍事總指揮馬占山將軍決心與日軍死戰到底。他說:“我是一省長官,守土有責,黑龍江的寸土尺地都不能讓於敵人。我已決定與日本拼命,保護我領土,保護我人民。”馬占山率領1.3萬餘名守軍頑強地抵抗着3萬餘人的日本侵略軍。這次戰鬥,日軍共損失兵力1000餘人,是“九·一八事變”以來首次受到的重挫。
江橋抗戰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在當時得到全中國人民的高度讚揚與支持。1938年,馬占山到延安治病,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毛澤東稱讚他是“始終如一,抗戰到底”的民族英雄。
1930年,徐淑清出生在哈爾濱,她的父親就是當時的奉軍將領,先任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隨後又任黑河警備司令兼黑龍江省陸軍步兵第三旅旅長、黑龍江省代主席的馬占山將軍。其時,馬占山的原配妻子已於1929年去世,徐淑清的母親李秀芳是馬占山的二房夫人。在徐淑清的記憶中,母親是位不識字但很漂亮的農家女子。
雖然江橋一戰,馬占山重挫了日軍,但隨後不久,黑龍江還是淪陷於日本侵略者手中,1933年馬占山遠赴蘇聯。這以後,徐淑清再也沒有見過父親。
因爲沒了經濟來源,李秀芳被迫改嫁給做俄語翻譯的徐子平,徐子平在一個白俄開的遊樂場工作,他不僅把李秀芳的女兒一直供到了中學畢業,還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徐淑清。雖然有了一個好繼父,但從懂事起,徐淑清就記得母親的話:“你的生父是馬占山,他去打日本鬼子了。”
上小學後,繼父帶着徐淑清母女搬到了齊齊哈爾。1948年,徐淑清中學畢業在一個小學當了教員。不久,她認識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115師35團的政委尹培良,這個後來成爲她丈夫的老紅軍引導徐淑清走上了革命道路。
馬占山,1885年生於吉林懷德。1929年被張學良任命爲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九·一八事變”後,馬占山不滿蔣介石奉行的不抵抗政策,決心進行抵禦。
哈爾濱失陷後,馬占山被迫就任僞黑龍江省省長。1932年4月擺脫日軍監視,在黑河舉兵反正,通電繼續抗日。抗戰勝利後,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1949年1月與傅作義、鄧寶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放北平的條件,宣佈起義。1950年11月29日,馬占山因肺癌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