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學生遭撞反被檢討!他怒「肇事者受保護」1制度名存實亡

康橋學校學生騎單車環島時遭小客車逆向撞擊,造成7名學生輕重傷,駕駛疑似是爲了撿東西而釀禍。(本報資料照)

康橋國際學校新北秀岡校區舉辦「單車環臺成年禮」活動,車隊22日行經在彰化縣遭汽車逆向衝撞,造成7名學生輕重傷。臉書粉專「通勤者之歌」抨擊,臺灣開車肇事會受到許多保護,現行法律及駕訓制度對減少重大違規效果有限,而國際上防治違規累犯的記點制度在臺灣早已名存實亡。

通勤者之歌22日發文表示,康橋學生遭逆向小客車撞擊,在新聞底下還是可以找到檢討受害者的留言,像是「有些腳踏車根本比行人還霸王」、「說得好像自行車平常很守規矩」,甚至檢討學校爲何辦這種活動,感嘆在臺灣開車肇事,就是有層層的保護。

粉專指出,首先是部分輿論會幫肇事者檢討受害者,用不專業的初判表、車鑑報告再搞一次被害者,就算告到法院結果永遠是「過失傷害」,不和解也不痛不癢,民事賠償也沒有懲罰性賠償,低劣的駕訓制度培育一堆不適任駕駛,並且技術性縱放重大違規。

粉專提到,「違規記點」制度在任何國家都是基本配備,可以有效防治違規行爲的累犯,「臺灣也曾經有這樣的制度,不過上路不到一年目前已經名存實亡了」。

粉專批評,交通官員不會設計道路,監理系統不把關駕駛資格,以績效爲導向,選擇性執法,加上對行人、自行車、摩托車的弱勢用路人污名化,然後在發生事故後很遺憾,只能譴責逆向違規肇事駕駛很可惡而已,「不從根本解決問題,悲劇只會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