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美元?中日韓擬建三邊貨幣互換機制

中日韓3國傳出目前正就建立三邊貨幣互換機制談判中,以此達到對衝美元影響等功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大陸正與日本、韓國就建立三邊貨幣互換機制的可能性進行談判,以加強區域金融安全網,並在美國總統川普發起貿易戰的背景下深化經濟合作。

由於日韓兩國均爲美國的盟友國家,消息人士指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上週在美國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期間,與日本銀行行長植田和男、韓國銀行行長李昌鏞就此問題進行了討論,更稱他們一直在推動三方合作,談判已持續一段時間。

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15日第十四屆中日韓央行行長會議在華盛頓舉行。由植田和男主持會議,潘功勝與李昌鏞出席會議。會上各方就近期經濟金融形勢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所謂的貨幣互換機制是各國央行之間常用的一種提供本幣流動性的工具,在多邊機構救助行動之外,它還可以在債務危機期間提供金融支持。

根據說明,這項政策討論,是在中方長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展開的,目的是要對衝美元影響,並推動中日韓三國自由貿易協定的達成。統計中日韓三個東亞經濟體,合計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1/4。

尤其韓國和日本雖都是美國盟友,但也都受到川普高額關稅的衝擊。按照2024年的貿易額計算,韓國和日本分別是大陸的第4大與第6大交易夥伴。

在即將舉行的東協峰會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可能會就此類合作展開更多討論。《南華早報》引述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貨幣互換的討論一直在進行中,但最可能的結果是中日韓三國分別達成雙邊協定。

目前大陸與韓國簽署、爲期5年的貨幣互換協定總額爲4000億元人民幣,該協議將於本月到期。稍早中方於2024年10月與日本銀行簽署一項爲期三年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總額爲2000億元人民幣。

日本和韓國之間的貨幣互換機制,則於2023年12月恢復,規模爲100億美元(約合712億元人民幣),爲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