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說學盜墓」陸男得手20件青銅器 落網後自曝犯案過程
警方清點被盜文物。圖/央視新聞截圖
位於湖北省棗陽市的郭家廟墓羣,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被幾名盜墓賊潛入,盜走20件珍貴的青銅器。主犯餘某今年3月落網後供稱,他盜墓是「看小說學的」,讓網友驚呼「走火入魔了」、「自學能力這麼強?」
極目新聞報導,2023年11月,包括這件國家一級文物在內的20件青銅器在犯罪團伙意圖銷贓時被警方當場起獲。被查獲的文物等級之高、數量之多令辦案人員震驚。經專家鑑定,這批文物均爲春秋時期珍品,共計20件,其中9件爲國家一級文物,1件爲二級文物,9件爲三級文物,以及1件普通文物。
郭家廟墓羣遠近聞名,在專家們看來,出土的文物對於歷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但是盜墓賊一直打着盜掘古墓的主意。這次抓捕前的幾天,襄陽警方接到舉報稱,一名叫李某的男子聲稱自己手裡有批「剛出土」的文物,正在暗中尋找所謂「有實力的買家」。
博物館裡的文物。圖/央視新聞截圖
爲了查明虛實,民警用買家身分接近這名賣家,雙方約定以人民幣400萬元(約新臺幣1708萬元)的價格交易這20件文物。在交易現場,警方抓獲了包括李某在內的兩人,主犯餘某及另一名盜墓者陳某則駕車逃脫。逃亡了一年多後,主犯餘某最終歸案,到案後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餘某表示,盜墓類小說中光怪陸離的探險情節深深吸引他,隨着對此類題材的關注增多,他漸漸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天天看,愈看就愈入迷」。
漸漸地,餘某不再滿足於盜墓小說中的虛構情節,他開始對照書籍逐一驗證其中細節,遇到難以覈實的內容,甚至會翻檢當地縣誌仔細覈對。
餘某靠看小說學盜墓。圖/央視新聞截圖
郭家廟墓羣有安防設施,幾人專挑田間小徑潛行。餘某供述,他先觀察山脈走向畫定大致搜尋範圍,再用探針與洛陽鏟逐步縮小目標。經過半個月的暗中摸索,他終於圈定一處疑似墓穴的位置,試探性地打下第一鏟,沒想到真的讓他找到了青銅器。
經過兩晚的瘋狂盜掘,20件青銅器被餘某三人洗劫一空。爲了讓這些文物儘早變現,他們聯繫到了李某,讓李某做中間人找一個有經濟實力的買家。在兜售過程中,李某被警方發現,幾名盜墓賊悉數落網。
2025年7月,犯罪嫌疑人餘某因盜掘古墓葬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據餘某到案後交代,這起案件竟然並不是他的第一起盜墓案件。此前,他曾夥同另外幾人,在郭家廟墓羣保護區盜掘過另一處古墓,獲取了三件文物。
被盜的文物。圖/央視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