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2》後網購土撥鼠?別爲了好玩忽略安全

原標題:看完《哪吒2》後網購土撥鼠?別爲了好玩忽略安全

隨着電影《哪吒2》熱映,憨態可掬的土撥鼠形象備受觀衆喜愛。在社交平臺上,一些網友曬出在野外和土撥鼠接觸的視頻、照片,並配上《哪吒2》中的經典臺詞“還吃,收你們來了!”還有一些觀衆追求新鮮感,開始網購土撥鼠當作寵物飼養。

據《新京報》報道,在電商平臺和社交媒體平臺上搜索“活體土撥鼠”“網紅旱獺”等關鍵詞,不乏售賣活體土撥鼠的情況,出售種類包括東北迷你土撥鼠、國產旱獺及黑尾土撥鼠,售價通常在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多數售賣頁面的商品信息明顯缺失:既無規範的品種說明,也無來源及檢疫證明信息。

土撥鼠學名旱獺,是一種大型齧齒類動物,在我國主要分佈在西部高原地區。《哪吒2》中的土撥鼠形象讓人忍俊不禁,但這終究是一種藝術性創作。當觀衆對動畫形象的喜愛延伸至線下,甚至嘗試將土撥鼠變成朝夕相伴的寵物,則顯然不是“一鍵下單”這麼簡單。

首先,無論是野外旱獺還是人工繁育的旱獺,都存在攜帶病菌的潛在風險。2月25日,國家疾控局就發佈文章稱,這種看似可愛的野生動物,實際是鼠疫耶爾森菌的自然宿主。一旦感染,患者會突然出現高熱、淋巴結腫大的症狀,病情常常迅速惡化,死亡的可能性極高。如果商家銷售的土撥鼠沒有做好防疫、消毒等工作,甚至攜帶病菌、傳播疾病,就很可能帶來感染風險。

而且,土撥鼠究竟是不是適宜居家飼養的寵物品類,也值得商榷。從習性來看,旱獺是穴居的動物,破壞力非常強,私人家養無法給它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同時,旱獺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習慣以家族爲單位生活。當被圈養在陌生人類的家中,面對主人不當圍觀、逗樂時,便很可能出現難以適應環境甚至應激咬人等情況。若消費者不提前做好功課,發現飼養困難後便隨意丟棄、私下放生,對土撥鼠和周邊環境來說,都不是負責任的態度。

目前,記者順藤摸瓜發現的整個交易鏈條,暴露出大片存在隱患的灰色地帶。比如,不少商家無法提供來源證明和檢疫證明,卻可以在各大平臺大張旗鼓地發佈廣告,通過快遞公司暢通無阻地託運,有的網店甚至全店銷售上萬單。

部分商家謊稱曾爲土撥鼠接種“鼠疫疫苗”,也被專家戳穿——“沒有任何可信度,因爲市面上不存在‘鼠疫’疫苗。”那麼這其中,是否涉嫌虛假宣傳?此外,一些商家爲了規避平臺的資質審查,還會直接在商品頁面寫明“選鼠需加微信”“微信溝通優先發貨”等,熟練地進行站外導流。種種問題操作,很可能帶來諸多難以管控的問題和風險。

影視創作的確對現實消費風向有強大的影響力,但對新風潮中潛藏的隱患卻不可不察。目前,國家疾控局和多名專家都已發佈了風險提示,呼籲警惕當下網絡上掀起的土撥鼠寵物熱潮。對此,不管是監管部門,還是電商、物流平臺,都應當儘快反應,對寵物飼養、交易、流通等各個環節進行細化規範。

比如,有必要明確規定相關品種在銷售、養殖和運輸方面的檢疫、資質等證明要求,避免不法商家鑽空子。在此基礎上,電商和物流平臺應嚴格依照有關規定進行審覈,禁止不具備相關資質、銷售帶有病菌土撥鼠的商家入駐並進行交易,不能爲了流量、業績等考量,就對違規商家“睜隻眼閉隻眼”。對於未盡到注意義務而導致疾病傳播等後果的情況,有關平臺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總之,藝術化的土撥鼠形象的確憨態可人,但不能爲了想象中的好玩而忽略了現實中的安全。消費者在養寵時還需三思後行,在充分了解情況後審慎決定,避免“一時上頭”便衝動下單。如此,纔是對生命和社會的真正負責。(任冠青)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