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頭息”再現!專家:建議人工智能預警,發揮外部監督舉報機制|宅男財經
【宅男財經|專家面對面】“砍頭息”再現,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電子籤高利貸,借貸寶、人人信等電子籤平臺上電子借條幾乎不受監管,最高年化利率近6000%。洪先生在借貸寶平臺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實際只收到3500元轉賬,可平臺欠條上的借款金額卻登記爲5000元,短短7天,就要額外還1500元利息。
據央視財經報道,在借貸寶平臺簽了正規的電子籤協議,打了電子籤的欠條,但實際交易的時候,真正的交易卻不在平臺上進行。多位在借貸寶、人人信這些電子籤平臺上籤條借款的人稱,即便遭遇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於不清楚其真實身份信息,根本沒辦法起訴。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表示,“砍頭息”顧名思義就是提前預收利息,而年化利率竟高達6000%,令人咋舌。更令人震驚的是,“砍頭息”還伴隨着暴力催收等違法行爲,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提前預收利息的行爲也是不被允許的。
蘇培科表示,在互聯網時代和法制環境、金融監管日益完善的今天,“砍頭息”確實是應該值得反思的問題,監管部門必須採取一系列有力的監管措施。
蘇培科建議,一方面,可以採用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對涉暴力催收的語言體系和違規借貸行爲採取人工智能預警措施。另一方面,監管部門還應發揮外部監督舉報機制。
蘇培科認爲,從供需兩個方面來看,一是民間對金融知識的瞭解相對匱乏,應加強對投資者的普遍教育。二是消費者應選擇合規的金融機構借貸,規避高利率借貸行爲。
15日晚,借貸寶相關負責人稱,對3·15晚會報道提及的相關問題,公司高度重視,立即成立整改小組,徹底解決業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繼續主動與警方配合嚴厲打擊不法分子;公司向所有受影響的用戶及公衆致歉,並將以最大決心落實整改。
(責任編輯 張義華 製作 張嘉怡 宅男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