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正常生活其實很窮…日29歲上班族陷貧窮邊緣 飯糰、泡麵果腹
日本一名29歲上班族陷入貧窮邊緣。 示意圖/ingimage
根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物價攀升、房租高漲,許多年輕上班族即使全職工作,依然「有工作、沒生活」。在東京中小企業任職的圭介(化名,29歲)就是其中之一。他朝九晚六、每月實領18萬日圓(約新臺幣3.6萬元),房租單月8萬日圓(約新臺幣1.6萬元)先吞走將近一半,剩下的生活費只有10萬日圓(約臺幣2萬元)。
其他支出還包括水電瓦斯約2萬日圓(約臺幣4,100元)、手機費7,000日圓(約臺幣1,435元),當日常開銷一筆筆扣去,已所剩無幾。他中午多半一個飯糰打發,晚餐是袋裝泡麪,也常靠超市的半價便當果腹。有外食嗎?他苦笑:「好幾個月沒碰了。」月底帳戶餘額常低於1萬日圓(約臺幣2,050元)。
他住的東京老舊套房隔音差,冬天爲了省電費只好裹着厚毯。他在大學畢業後原是正職,疫情衝擊後轉爲約聘,現職同樣非正式僱用,沒有年終,薪資也看不到調整空間。收入勉強維持房租與基本開銷,談儲蓄、未來幾乎是奢侈。他坦言:「一旦辭職,房租恐怕立刻付不出來。」
社福制度本應是最後防線,但現實門檻不低。日本的生活保障制度強調「維持最低限度、符合人性尊嚴的生活」,實務上卻常卡在扶養親屬調查、申請時的心理壓力等關卡;厚勞省數據顯示,實際領取率僅約1.6%。即便如此,他仍想改變,晚上擠出時間自學程式設計,盼透過轉職翻身。但現實是下班後身心俱疲,能投入的時間、精力有限,前景依舊迷濛。「有時會想,難道這輩子就這樣勉強過下去?我只是想過上『普通』的生活而已。」
看似「正常上班、正常租屋」的一代,卻在房租與物價的雙重夾擊下,被推向看不見的貧困邊緣。對整體社會來說,這不只是個人的困境,更是必須正視的嚴重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