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賴嶽謙循父足跡首次回鄉尋根
10月21日,賴嶽謙夫婦在福建上杭縣古田鎮賴坊村賴氏宗祠門口與宗親們合影。(作者提供)
10月20日,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賴嶽謙偕妻子周玉琴從臺北飛抵廈門,首次赴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尋根祭祖。這次是賴嶽謙循着父親的足跡回故鄉尋根,終於圓了自己的心願。
龍巖是著名的「客家祖地」,龍巖與臺灣兩地客家文化同根同脈、一脈相承。此次尋根活動,賴嶽謙夫婦除了回上杭縣賴坊村賴氏宗祠祭祖、上山掃墓、到宗親家裡餐敘外,還到客家族譜博物館、客家祖地博物館和永定土樓等地參訪、體驗客家文化。
跨越海峽尋根祭祖
上杭縣古田鎮賴坊村是賴嶽謙的故鄉。
「這就是你們的家。歡迎回家!」10月21日上午9時,賴嶽謙夫婦冒雨到上杭縣賴坊村的賴氏宗祠省親祭祖,當地宗親熱情迎接。
10月21日,賴嶽謙在上杭縣古田鎮賴坊村的賴氏宗祠祭祖。(作者提供)
在賴坊村,賴嶽謙夫婦和早已等候的宗親共聚一堂。鞭炮聲中,賴嶽謙夫婦感受到「回家」的溫暖。
1947年,賴嶽謙的父親從大陸到臺灣,此後定居臺灣南投縣。雖然父親曾先後4次回鄉探親,但是,從小就知道自己是上杭人的賴嶽謙卻從未回過祖籍地,這成爲他掛念心頭的事。
「我父親走了,現在輪到我回來了。」在賴氏宗祠內,賴嶽謙說,這次回家是循着父親足跡尋根,賴氏子孫沒有辜負先祖的殷殷期盼,先祖們定會爲子孫感到驕傲。
面對賴氏祠堂內列祖列宗的牌位,賴嶽謙獻花祭拜,虔誠鞠躬……與宗親手牽手,相擁抱,拉家常。
「這是我第一次回到我父親出生的地方,從小到大對於福建上杭的名字很熟悉,因爲我的籍貫寫的都是福建上杭。」賴嶽謙笑稱,上杭對他來講是很熟悉,但又很陌生。
10月22日,賴嶽謙夫婦在龍巖永定客家家訓館參訪,開心體驗土樓文化。(作者提供)
「以前我們都是在電視上看到他,這次很高興在家裡相見。」得知賴嶽謙回鄉尋根,宗親們紛紛前來共敘鄉情。賴嶽謙堂弟賴兆庭一家人專程帶來十幾張照片,裡面有賴嶽謙父親早年從臺灣帶回來給宗親收藏的照片。
交流中,賴嶽謙小心翼翼地翻開每一張圖片,認真傾聽父親每一次尋根的故事。當宗親激動地指着照片說:「年輕時的你在這裡。」賴嶽謙開心地笑了。
祭祖後,賴嶽謙夫婦冒雨爬山,前往其曾祖父、祖父及祖母的墓地祭掃,並前往賴氏入閩始祖標公陵園祭拜。隨後,在宗親的家中餐敘,賴嶽謙與宗親們親切互動,宗親們希望賴嶽謙多回家鄉看看走走。
「臺灣人就是中國人」
客家族譜是凝固的血緣密碼。自1993年爲臺灣客家鄉親尋根服務開創特色藏書體系以來,位於上杭縣的客家族譜博物館已成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紐帶。
出生於1958年的賴嶽謙曾多次在臺灣電視節目中表明自己是客家人。10月20日下午,賴嶽謙夫婦特地參訪了客家族譜博物館。在客家族譜博物館,賴嶽謙夫婦仔細查閱了賴氏族譜。
賴嶽謙夫婦表示,在館內看到如此珍貴的族譜和文物,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讓他們更加深入地瞭解賴氏家族的歷史和傳承。
「賴嶽謙宗親的家族淵源,與我們今日祭祀的古田賴氏一脈相承。」古田賴氏宗祠標公陵園理事會會長賴小榮說。
「兩岸本來就是同根同源,臺灣人就是中國人,這個是無可置疑的地方。」談及爲何回鄉尋根時,賴嶽謙坦言,「我們中國人當然要尋根要溯源,都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
三天行程中,賴嶽謙夫婦不僅完成了尋根祭祖心願,更對客家文化有了全新認識。在賴嶽謙看來,「客家人的族譜是一部微觀中華民族史」。
在客家族譜博物館和客家祖地博物館,賴嶽謙查閱到了自己所屬的賴氏一族的歷史根脈,並對客家遷徙歷程有了更深瞭解。「我們客家人在遷徙的過程中,形成了對自己源流更加重視的族羣,所以更重視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賴嶽謙認爲,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形成了重視源流的傳統,山海阻隔不了血脈親情。他說,現在他終於知道父親當年到臺灣後選擇在南投落腳的原因:上杭縣古田鎮和臺灣老家南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那裡寄託着父親的鄉愁。
「我們真心希望更多臺胞回到大陸尋根,他們都會有滿滿的收穫帶回臺灣。」賴嶽謙表示,回去後將此行最深的體會向學生、朋友們分享。
長期致力於兩岸問題研究的賴嶽謙,深受兩岸民衆的熟知與喜愛。他希望未來兩岸之間能像正在建設的廈金大橋一樣,架起緊密相連的溝通之橋。
10月22日,賴嶽謙的尋根之旅雖已畫上句點,卻爲兩岸親情血脈的相連寫下了新的序章。(張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