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傅崐萁:率團參訪大陸成果豐碩,兩岸龍的傳人應多合作
傅崐萁參觀北京國際車展體驗新車。(《南方都市報》)
由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傅崐萁率領的中國國民黨民意代表參訪團一行,於4月26日晚至4月28日在北京參訪交流。短短兩天時間裡,他們行程緊湊,參觀大陸新能源汽車企業、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創新運營中心,走進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與相關部門就兩岸旅遊及貿易往來進行交流;他們還和臺青臺商座談,內容豐富、成果豐碩。
傅崐萁一行結束參訪當日,文化和旅遊部、海關總署、交通運輸部、民航局等部門,相繼就開放大陸游客赴臺旅遊、恢復臺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推動兩岸海上和空中客運直航全面復航等事項宣佈了一波政策利好,引發島內熱烈反響。
5月16日,傅崐萁接受了南都、N視頻記者專訪。回憶此行,他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龍的傳人,希望讓兩岸同胞能夠全面交流。他說,只有全面推動兩岸交流,多加認識、減少敵意、降低誤會,才能讓臺灣百工百業和百姓安居樂業,發展事業。
「這是兩岸間的一大步」
4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會見馬英九一行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來把握兩岸關係大局」,明確提出「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兩岸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是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這個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今年以來,兩岸要和平、要交流的呼聲越發高漲。四月的春風裡,臺灣多批參訪團接連參訪大陸,掀起一股兩岸交流熱潮。
馬英九率臺灣青年一行到大陸交流,隨後,傅崐萁率領包含17位現任臺灣地區民意代表在內的25人代表團前往北京參訪,行程雖然只有短短兩天,卻在兩岸備受關注,受到普遍肯定。
提及此次大陸行,傅崐萁向南都記者直言,他曾遇到過不小的阻力。「此次大陸行,我們承擔大任,不憂讒畏譏,重點是讓人民過得更好,不希望臺灣成爲下一個『火藥桶』。」
傅崐萁說,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民進黨當局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此次我們前往大陸,不只是爲了人民安居樂業,也是要讓百工百業共享兩岸和平紅利,讓團客來臺旅遊」。
他還向南都記者介紹,出發前,島內各行各業紛紛陳情,希望兩岸全面恢復交流,降低兩岸緊張情勢,通過開放大陸游客及增加外銷農漁產品振興經濟。
他說:「此次兩岸和平破冰之旅,還希望兩岸同胞能夠全面交流。此行雖然是中國國民黨的一小步,卻是在斷線八年後,兩岸之間的一大步。」
4月27日上午9時,傅崐萁一行首先抵達位於北京通州區的一家新能源汽車工廠。他們先是參觀展廳,瞭解造車「新勢力」的先進技術。
傅崐萁不禁讚歎大陸汽車技術發展之先進,價格之實惠。他感慨稱,「兩岸要一起合作。節能減碳是未來趨勢,這將讓城市更加美麗、讓空氣更加新鮮」。
傅崐萁對參觀2024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也印象深刻。他坐在紅旗車中難掩興奮,站在最新的「飛行汽車」前連連點贊。他表示,兩岸應該在更多領域保持合作。「我們要跟全世界競爭,並非兩岸對抗。我們更希望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在一起,引領國際風潮。」
「給臺灣人民帶來豐碩的成果」
傅崐萁一行在京期間,大陸方面也釋放出滿滿的善意和誠意。
文化和旅遊部宣佈,將率先恢復福建居民到馬祖旅遊,並在平潭到臺灣的海上客運直航復航後,恢復福建居民赴臺團隊旅遊;海關總署宣佈,將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依法依規批准符合大陸檢疫要求的臺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輸入大陸;福建省也發佈新一批三方面13條惠臺利民政策。
此外,國臺辦、中國紅十字總會也先後宣佈,將通過兩岸紅十字組織向臺灣花蓮地震災區捐贈活動板房,展現了大陸對臺灣同胞深切關懷。
值得注意的是,傅崐萁此行之前,曾遭到民進黨方面的質疑和攻擊,認爲他作爲花蓮選出來的民意代表,應該要先協助重建家園,指責他「去大陸根本是對花蓮民衆不管不顧」。
傅崐萁反擊道,花蓮不只需要災後重建,百工百業更需振興救援。他此行訪問大陸,就是爲花蓮民衆、乃至臺灣民衆而努力。他對南都記者說,此行是「兩岸破冰和平之旅」,同時「振興臺灣百工百業」,給臺灣人民帶來了十分豐碩的成果,「已經順利地打開觀光之門」。
據悉,臺灣近4000家旅遊業者中,有近九成直接或間接從事與大陸往來的業務。民進黨當局曾承諾,自今年3月起解除島內民衆組團赴大陸旅遊的「禁團令」。然而,2月7日,臺當局旅遊主管機構突然宣佈,原定春節後開放臺灣民衆赴大陸團隊旅遊規劃不再進行,島內旅遊業者即日起停止招攬赴大陸的旅行團,6月1日後不能再出團赴大陸。
此外,民進黨當局雖聲稱規劃推動恢復兩岸旅遊,但卻設下人數限制:大陸游客等團體旅遊赴臺初期限額每天2000人次;臺灣旅行社組旅遊團赴大陸,依「對等則」,初期也是每天2000人次。
傅崐萁質疑道:「過去兩岸觀光交流,大陸居民一年來臺灣有將近500萬人次,等於每天有接近1.5萬人次大陸游客進入臺灣。但臺當局旅遊機構規定每天僅有2000人次可進入臺灣,不僅不符合實際需求,更是杯水車薪。」
此前,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理事長蕭博仁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旅遊業在兩岸交流交往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許多臺商赴大陸旅遊時看到了商機,才願意去大陸設廠和投資。「恢復兩岸旅遊,可以讓兩岸恢復常來常往、水乳交融的狀態,也可以讓更多尋找機會的臺商瞭解大陸的需求,到大陸做生意。」
傅崐萁也向南都記者表示:「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加把勁推動兩岸全面觀光交流,爭取恢復到過去兩岸和平昌盛的榮景,讓更多大陸觀光客能走進臺灣、認識臺灣、瞭解臺灣,同時讓旅遊業能全面振興起來。」
「願全面推動兩岸交流」
傅崐萁向南都記者表示,「我們希望能邁開大步,全面推動兩岸交流,多加認識、減少敵意、降低誤會,讓臺灣百姓和各行各業,能夠安居樂業,發展事業」。
傅崐萁此前在北京與臺商、臺灣青年代表會面時就曾提到,在推動兩岸大和平、大繁榮、大發展的進程中,臺商在大陸勇敢打拼,爲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面向未來,中華民族更需要同心協力、奮勇向前,讓兩岸同胞共享和平、昌盛、繁榮。
近年來,大陸方面始終以臺灣同胞福祉爲念,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積極爲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臺灣同胞利益更多、福祉更實、未來更好。
傅崐萁說,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都是龍的傳人。臺灣青年來到大陸發展,這是一生中難得的機遇。「我們對臺灣青年才俊寄予厚望,將給予更多鼓勵和支持,期待臺灣青年在大陸茁壯成長、揚名兩岸。」
「在短短兩天的行程中,我們跟大陸相關部門密切探討,證明了唯有交流,才能減少誤解及摩擦。」傅崐萁向南都記者表示。
「德不孤,必有鄰。」傅崐萁對南都記者說,海關總署善意的大門已經打開,希望臺灣方面能夠抓住機會,讓辛苦的臺灣農漁民所生產的、品質良好的農漁產品,再次走進大陸市場,增加他們的收入,讓臺灣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楊苓妍/南都記者)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N視頻「心手相連向復興」系列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