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幸福臺灣/「幸福城市第13站」基隆 友善兒少 守護弱勢
基隆 友善兒少 守護弱勢。 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有「臺灣頭」、「臺灣北玄關」之稱,三面環山,港灣深入市區,集商港、軍港、漁港於一身。數百年來,無數異國船隻帶來了多元的文化,是臺灣與國際交匯之地。湛藍的海水,繁忙海港風情,多樣精緻的廟口小吃,交織成基隆市的意象。
近來,基隆市政更流露一絲溫柔。例如農曆年前學校放寒假,基隆市府注意到弱勢學童寒假期間可能連一餐都沒有,因此宣佈守護弱勢學童寒假午餐不斷炊,有1,600名學童受惠。
放寒假後,基隆市府提供餐券給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境清寒及家庭突遭變故弱勢學童,可至與學校合作的店家兌換餐食。基隆市長謝國樑說,暑假也會持續進行,讓弱勢學童寒暑假也能安心用餐。
「小愛爸爸」謝國樑施政,特別重視兒少政策,上任近兩年,七個行政區都設室內兒童樂園,並且融入當地特色,成爲六歲以下兒童遊樂天堂,這也是基隆市民滿意度高的市政建設。謝國樑去年7月調整基隆市政府組織,新成立兒童及少年事務處,未來工作重點是整合0到18歲兒童及青少年所需軟硬體服務設施,並彙集更多資源,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將基隆打造成「兒少友善城市」。
依基隆市府規畫,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可望今年下半年開幕,設計動態區供青少年釋放活力,靜態提供心理支持等服務,希望能成爲安頓青少年身心的好處所。基市要花1.38億元提升校園運動環境,更新市立游泳池,提升校園運動環境。
在環境改善方面,謝國樑公佈基隆市府新版公益青年免費電動機車補助方案,並且優化基隆廟口騎樓,改善人行環境。謝國樑說,目前騎樓有一些阻礙通行的盆栽、器具等,民衆一開始可能不習慣,市府會密集宣導、耐心溝通、執行取締,只要商圈有共識,就會優先推動。
經濟日報2024年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結果指出,基隆市幸福指數爲46.10,全臺20縣市中(不計金門、連江縣)排名第13名,較2023年大幅進步七名。
在政府統計中,基隆市排名第14名,較2023年退步一名;但在民調指數上,基隆市平均47.7,排名第13名,較2023年進步七名。若進一步基隆市在政府統計指數表現,以「空氣品質指標AQI」排名全國第四,表現最優;其次是「家戶連網比率」拿下全國第八名。
在民意調查結果,基隆市則以「家庭經濟」滿意度拿下全臺第四名,表現最佳,「工作狀況」及「健康狀況」則排名全國第五名,「教育成就」排名第九名,表現相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