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未來的AI!以色列戰略預測系統曝 揭示三次世界大戰前兆
俄烏戰爭持續超過3年仍未見和平曙光,俄軍8月28日發射飛彈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竄出濃煙。法新社
以色列創新、科學暨技術部近日解密號稱能預測未來的人工智慧(AI)系統計劃「前瞻線」(Horizon Line),透過掃描全球趨勢,向政府提供戰略警示、制定對策。這套系統在2018年曾預告美中對抗,並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發出警訊。根據該部最新2035年前瞻評估,世界正處於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過渡期,而臺海衝突被視爲潛在熱點之一。
以色列新消息報電子媒體Ynet報導,這項計劃最初由情報部實驗室負責,部門解散後轉入創新技術部,由具情報背景的研究人員與技術專家組成,透過大數據與AI演算法,將複雜資訊轉化爲政策建議,直接支援政府決策;目前運作經費僅400至500萬新謝克爾(約臺幣3480萬至4350萬),已是以色列維護安全的核心機制。英國、澳洲和新加坡也有相似的前瞻掃描機制。
「前瞻線」計劃的一名高級主管伊斯瑞(Victor Israel)表示,計劃由4套系統組成:前兩套已運作4年,分別負責追蹤社會政治趨勢與預測未來技術;第三套近期爲國防部啓用,專門分析供應鏈;第四套「前瞻線」仍在開發,研究9大領域的巨型趨勢,涵蓋意識形態、人口、經濟到地緣政治的交互影響。他強調:「單獨看待任何一個因素,都無法真正理解世界運作。」
系統資料庫收錄逾4000項潛在顛覆性技術,由AI代理人模擬專家辯論後產出報告。過去就曾預示「人形機器人」趨勢,並建議經濟部門規畫自動化產線、福利部門探索機器人照護。
該部門最新公佈2035年前瞻評估指出,世界正從美國主導的單極秩序走向多極化,經濟模式日益脆弱、社會不平等加劇,國際衝突風險全面升高。「我們正在回到國與國之間戰爭的時代,」團隊警告,從歐洲、中東與中國都可見端倪,這與二戰前局勢高度相似。
問及世界是否正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戰,伊斯瑞認爲,該問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什麼樣貌」。目前對於是否處於三戰或過渡期仍有爭論,但回顧歷史,世界秩序的轉向通常伴隨一場重大戰爭。
伊斯瑞說 :「以蘇聯解體爲例,在其殘餘地區引發許多小型戰爭。有些人認爲,三戰可能不是單一戰爭,而是一連串區域衝突。如今,歐洲戰爭持續,中東戰火也未結束,而第三場中國與臺灣的衝突仍在前方。」
對於失準的預測,伊斯瑞博士表示,大方向的趨勢很難出錯,例如2017至2018年間對美中競爭的判斷,如今已成現實;但在次級趨勢上可能失誤。例如他們原本預測全球政治抗議浪潮興起,但現在抗議浪潮有所縮減,反映民衆對政治體制的幻滅。至於能否預測像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跨境突襲的事件,伊斯瑞坦言,若許多結論被忽視,再先進的系統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