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了!這個高速收費站正式通車!

省內高速交通資訊

1、通通通!雲浮西高速收費站開通了!

2、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有新進展~

3、力爭年底通車!湛江這條高速提速衝刺

坐落於云城區高峰街的雲梧高速雲浮西互通立交項目,全長1.04公里,共設置5座匝道,配套設置雲浮西站,車道爲4進6出共10條車道,出入口與省道S368線(雲六公路)順接,構建起云城區與雲浮市西部區域的快速通道。

此前,雲浮中心城區僅有云浮東站一個高速出入口。而今,雲浮西站的開通,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區域交通網絡,實現了高速公路與云城區工業園區及省道S368線的便捷聯通,更有效分流了雲浮東站在高峰時段的交通負荷。車輛從雲浮市中心區到雲浮西站只需10分鐘,爲市民通往鬱南、羅定及廣州等地,再添便捷的出行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雲浮西站作爲智慧“雲”站,集雲計算、人工智能、5G等尖端科技於一身,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流程,減少了數據流轉中的錯誤與延遲,提升了通行效率。站內特別設置的2條機器人自助車道,實現了3秒快速取卡、15秒便捷繳費的智能化服務,同時窄島化設計進一步拓寬了車道空間,讓車輛通行更加順暢無阻。

此外,雲浮西站積極響應綠色低碳號召,採用“自發自用”模式,在站房頂部鋪設太陽能光伏板,實現了日間用電的完全自給自足,預計全年發電量可達6萬度,相當於每年節約標準煤約2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5噸。

近日,汕梅高速改擴建項目水車服務區東區服務樓混凝土結構正式封頂,標誌着工程正式進入加速建設階段。

水車服務區爲新建服務區,坐落在梅州市的水車鎮與梅南鎮交界處、水車互通與梅南互通之間,被列爲廣東特色服務區建設項目,也是梅州市第一個特色服務區。

服務區兩側採用分佈設計,左、右幅場坪佔地均爲80畝,合計160畝。此次封頂的東區服務樓共2層,爲鋼框架組合結構,建築面積約5600平方米。結合山嶺重丘區特殊的地形地貌,東西區服務樓設計主要以“層巒疊翠”和“一衣帶水”爲靈感來源,融合沿線傳統文化元素和地域習俗,兼採潮客兩家之精神,打造“一衣帶水 半山潮客”文化主題體驗式服務區。

項目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實際施工中,軸斜屋面門頭造型對測量精度要求極高,外加建設初期供電困難,導致施工過程經常斷電,施工難度較大。項目團隊通過積極同監測、設計等單位多方溝通,及時更改圖紙,不斷優化資源投入,確保了封頂工作順利進行。

“此次東區服務樓的順利封頂爲西區提供了充足的建設經驗。當前,西區服務樓二層樑板施工正緊鑼密鼓推進中,西區服務樓主體結構施工預計於11月中旬完成。”項目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項目建設者將充分利用旱季施工黃金期,科學劃分多個工作面同步進行,加緊推進後續鋼結構屋蓋、服務樓裝修、附屬設施建設等專業施工。

水車服務區建成後,可提供停車位500餘個,充電車位近60個,配備無障礙通道、無障礙衛生間、廁位呼叫報警裝置等適老化設施,打造水果等季節性農產品特色展銷攤位及鄉村振興消費幫扶產品專區,更好服務本地區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

日前,在湛江機場高速消坡海圍大橋施工段,建設者正有序開展路面施工作業。

從高空俯瞰,湛江機場高速聯通調順跨海大橋,如同長龍蜿蜒於碧波綠野間,與周邊水域共同構築了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消坡海圍屬於湛江海域的一部分,是當地海洋生態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消坡海圍大橋橋址位於魚塘及蝦塘區,環水保要求高,是湛江機場高速二期工程關鍵控制性節點。

項目將建設綠色生態高速作爲核心目標,爲了保護原有生態環境,沒有采用傳統的填土方式進行橋樑施工,而是選擇鋼棧橋施工。施工過程中,採取嚴格的泥漿處理、雜物回收處理措施,並在消坡海圍大橋設置橋面雨水收集系統,系統有效收集橋面的雨水、污水,經過沉澱池去污處理後,再進行排水排放,可永久性地保護大橋周邊生態環境。

湛江機場高速

湛江機場高速是廣東省重點工程項目,起點連接湛江市調順跨海大橋,途經吳川市塘㙍鎮,終於湛江吳川國際機場航站樓前機場環路,全長約25公里,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項目分一、二期工程同步施工,其中一期工程長約18公里,已於2023年12月28日建成通車,二期工程長約7公里,計劃於2024年全線建成通車。

本週的資訊時間就到這裡啦

我們下週再見吧!

【資訊來源:廣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