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壽:臺幣升1角 少賺17億元

新臺幣近日走升,讓壽險型金控神經再度緊繃。圖/本報資料照片

主要壽險預估新臺幣升值影響數與避險比重

新臺幣續升並站穩「2字頭」,壽險型金控神經再度緊繃。凱基金控26日舉辦第一季法人說明會,法人緊盯外匯波動對壽險的影響,凱基金子公司凱基人壽執行副總經理暨財務長林紹華表示,以目前凱壽的外匯曝險估算,新臺幣每升值1角的影響數17億元,但若加上避險評價利益、合約收益及投資收益等綜合因素,實際影響數小於17億元。

觀察第一季由於壽險多預期新臺幣走貶,因此大多降低避險比重,如臺壽第一季避險比重從去年底的62%降至45%,大減17個百分點;凱基人壽避險比重降得更多;少數逆向而行的是國泰人壽,將SWAP(換匯交易)、NDF等避險比重拉高至69%。

4月及5月新臺幣大幅波動,侵蝕壽險獲利,避險策略受到法人關注。凱基人壽資深副總謝欣欣坦言,之前因新臺幣穩定,所以避險比率偏低,但近期新臺幣波動加大,已把避險比重從首季的49%拉高到55%~60%,由於現在NDF(無本金交易遠期外匯)非常貴,所以在成本及走勢的考量下,未來避險策略會用所謂的傳統避險,搭配比較走勢相關性高的所謂Proxy(替代貨幣)避險,來做爲主要外匯避險的工具。

凱基人壽現已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第一季因爲新臺幣貶值產生匯兌利益,因此截至3月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拉高至390.3億元,較去年底307.1億元大增,但4月因新臺幣轉升且避險比率偏低,外準金餘額衝抵匯損掉178億元,來到約212億元的水位。

凱壽坦言,新臺幣升值會影響到損益,目前初步估算匯率損平點大概是在30.7元~30.8元之間,若再升值就會影響損益,粗估新臺幣每升值1角的影響數是17億元,但因實際損失要考慮到其他外匯影響數、投資收益及壽險業務的收益,綜合來看才知道對損益表的影響。

凱基人壽並公佈去年底隱含價值(EV),從2023年底的4,277億元升至2024年底的4,759億元,大增11.3%;以金控股數計算,每股EV由2023年底的25.5元,升至2024年底的28.4元,增加11.2%。